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15|回复: 74

烟雨楼20期律诗班D组律诗第八讲作业

  [复制链接]

173

主题

218

帖子

1671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7
贡献
179
金钱
660
发表于 2020-9-30 15: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八讲作业:

一、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二、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0

主题

215

帖子

1495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0
贡献
385
金钱
555
发表于 2020-10-2 11: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20期D14~落雪无声  第八讲作业:

1、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答:  承,顾名思义就是承接上文,承接律诗的开头,也就是起句。

承接的一联往往是颌联,颌联是要对仗的。对仗的颌联前后两个句子围绕主题,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这两个意思可以加深话题、意境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合起来形成对仗,共同完成承这个环节。

在律诗中,在律诗中承联不但要承接上文,还要引出下文,谓之承上启下。

律诗中承联承接上文的做法,应注意要完全符合主题,要紧接起句之立意,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

也就是说承句大体要承接起联而来,其法贵平和匀称,起联急者承联宜纡缓之,起联缓者承联宜坚挺赴之。这是说颔联无论抒情写景叙事,都应紧紧承接起句,是首联的进一步发挥。


2、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的作业中,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1)去年丹桂飘香处,寄语题诗书案前。
          一别西窗多少日,频惊碎梦几重天。


(2)去年丹桂飘香处,欢笑今朝有几人。
          梦中尚有酒千盏,醒后空余月一轮。
          试问青春能几日,莫如旧事归前尘。


(3)去年丹桂飘香处,赏菊观书静一时。
          虽说王雱情不改,莫如清照志难移。

点评

谢谢老师,我知道哪儿错了,我再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20 12:34
恰到好处。王雱和易安似乎和首句没啥关系,也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虽说和莫如都非诗家语,太口语化了,少用为好。  发表于 2020-10-19 09:19
你好,1题很好。2题的(1)也不错,(2)的3、4分句格律不正确,3分句失粘了,四分句也就都不对了。意还是不错的,建议修改。(3)引经据典要  发表于 2020-10-19 09: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5

帖子

1495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0
贡献
385
金钱
555
发表于 2020-10-2 21: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20期D13~宏辉   第八讲作业:


1、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承句,就是承上启下。对于起句的物象而言,要更深入,更突出,更引人入胜,更能把作品引向一个小高潮,这就叫承句的扩展和扩张。承句扩展和扩张的目的是什么呢?目的就是为了转句入情做准备。所以,承句还有引领转句的功能。在律诗中,承句一般应该对仗。常见的起句和承句都是景语。

1、 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
2、 由动及静,或由静及动。
3 、各种感觉器官之间互换,如视觉,听觉,嗅觉等。比如前分句写了颜色,后分句就可以写声音等等,不一而足。
4 、由空间到时间,或者由时间到空间。如前分句是万里,后分句就可以写千年等。

2、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的作业中,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白驹过隙叹流年
去年丹桂飘香处,今岁冰轮对舞时。
雾隐心田追梦转,云寒日晚叹光驰。
凡尘远望前程紧,锁事亲为暮雨欺。
但愿余生平稳度,家和国泰展新姿。

点评

都对仗,会显得呆板。尾联的八分句建议修改,尽量写自己,不要上升到那么高的高度。有点陡。建议修改。  发表于 2020-10-19 09:26
你好!1题回答很好。2题好像没读懂题意,要求写三个2分句来完成起句的练习。这首律诗前三联还可以,由联想到即景再展开思绪,但律诗尽量不要  发表于 2020-10-19 09: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11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7
贡献
28
金钱
45
发表于 2020-10-3 10: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讲作业:D08-青荷


一、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诗词中起承转合在律诗中的作用,基本写法和注意事项】


一、七个注意


注意1:一般起句的景物写的不可太满,要留些余地给承句。


注意2: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关系,可以是递进关系,可以是平行关系,可以是相连关系。


注意3: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注意4: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注意5: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注意6:起句一定要扣题。


注意7:七律和记叙文有一个相同处,那就是时间、地点一般放在起句来交待




二、承句注意事项:


诗的承接之法,要点是紧接起联


写景色,写情绪,都要不松不紧,若即若离。


与起句的气脉要连贯而不可断了。


接续起联,但不要和起联一样的平行描写,要有所递进,或者舒展。


承联适宜匀称舒缓一些,尽量不要用很突兀很激昂的情绪表达。


基本原则是跟着起句走,注意这个“跟”字,要跟的住。


说白了就是一个连贯性.承句不单要承接,还要扩展。


承接和扩展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三、转句的注意事项:


诗的“转”非常重要。


转本身就是一个小的跳跃,从景到情的跳跃,从量到质的跳跃,从平铺直叙到诗意的高潮。


所谓的转,就是要有一个变化,要有一个提升。


转的概念好理解,转的处理却需谨慎。


转要转得使诗为一振,精神起来,又不能转的脱离了主题。


总之呢要注意一下几点:


1. 转的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


2. 不断裂。


3. . 形转而意不转。


这里的转,只是形上的转,并不是指意上的转,不是说从这个主题转到另一个主题




四、合句的注意事项


“合”就是诗之收尾了,也称为“结”。要注意一下几点:


1.前分句要稍微总结下前面六句。


2.前分句要在语气上,逻辑上,为后分句做准备,以利于前后分句的衔接。


3.最好使用比,一般用比的时候都是用景结。当然,合句可以情结,可以景结。使用比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字尽意不尽的效果。


4.要注意扣回起句。


5.要做到字尽意不尽,笔尽情不尽,就是所谓的余味无穷,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诗寄。


二、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金风送爽时时觉,
丹桂飘香处处闻。
枫叶婆婆片片红,
重九时节浅浅遇。


苏提白堤挑红柳绿。
后湖荷花亭亭玉立。
山上山下丹桂飘香。
孤山一带腊梅怒放。

点评

你好!作业一定要审题,2题完全不符合要求,请读懂后再作答!  发表于 2020-10-19 09: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

帖子

4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8
贡献
99
金钱
157
发表于 2020-10-3 14:25: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22何何

20期第八讲作业:
1、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起:诗的开头,我你所表达的意思做意境的铺垫。
承:承接起句,用对仗的方式,加深话题
2、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的作业中,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1,去年丹桂飘香处,又见人流涌如川
      彩蝶贪食花下宿,游人恋景树间眠
2,去年丹桂飘香处,树下观花背影新。
      仅记桌前花似蜜,谁知树下叶成泥。
3,去年丹桂飘香处,不见曾经赏景人。
       守树已痴花变雨,期秋知苦雪成邻
      
      

点评

泥字出韵了。另外“仅”字不好,犹记、曾记都要好一些。第(3)首很漂亮!已经也很好!学习了!  发表于 2020-10-19 09:41
和和你好!1题回答正确,很简练。2题的(1)意也很好,对仗也不错,但是如和食二字都出律了。如作如同讲时为平。食为入声字。(2)押十一真韵,  发表于 2020-10-19 0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5

帖子

1495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0
贡献
385
金钱
555
发表于 2020-10-3 17: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D26~秋叶无语的第八讲作业:

一、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答:  所说的承接:就是承接律诗的开头,也就是起句。承接的一联往往是颌联,颌联是要对仗的。对仗的颌联前后两个句子围绕主题,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这两个意思可以加深话题、意境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合起来形成对仗,共同完成承这个环节。
承顾名思义就是承接上文,在律诗中,在律诗中承联不但要承接上文,还要引出下文,谓之承上启下。
应注意要完全符合主题,要紧接起句之立意,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不可松泛,

也就是说承句大体要承接起联而来,其法贵平和匀称,起联急者承联宜纡缓之,起联缓者承联宜坚挺赴之。这是说颔联无论抒情写景叙事,都应紧紧承接起句,是首联的进一步发挥。

二、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去年丹桂飘香处,正是与君相聚时。
  陌上紫鸾私窃语,花中彩蝶暗生情。

去年丹桂飘香处,正是与君相聚时。
陌上紫鸾私窃语,花中彩蝶暗生情。

去年丹桂飘香处,携手家人度假期。
目睹新疆稀释物,耳闻神女古传说。

点评

你好!1题很好!2题的(1)意境很好,对仗也很工稳,就是情字出韵了。(3)写诗不要太过于直白,要有诗家语,说字失替了,传说的说为入声字。  发表于 2020-10-19 09: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3

帖子

18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3
贡献
44
金钱
73
发表于 2020-10-3 20: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D23~素衣~第八讲作业:

1、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承:即承接起始句所做的第一步叙述。紧扣主题,
写景,写物,写人,引用典故,都必须不离题。古人有承接之说。

起和承的关系:
就是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根据情路,景路,理路,

将上下文之间紧紧地联系起来,上下关联,前后呼应,
或总接或分承,或暗接或明顺。



2、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
作为一首诗的起句”的作业中,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
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
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去年丹桂飘香处,曾赋秋光数句诗。
云吐烟霞藏远岫,菊含露霭见清姿。


去年丹桂飘香处,曾赋秋光数句诗。
月转碧梧惊鹊影,露低红叶湿南枝。

点评

素衣清颜你好!作业完成得非常漂亮!意境优美,对仗工稳,辞藻和谐不雕琢。学习了!  发表于 2020-10-19 09: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5

帖子

1495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0
贡献
385
金钱
555
发表于 2020-10-4 06: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二十期律诗班第八讲作业
D10~白丁
1、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答:律诗的承就是承接律诗的开头,也就是起句。
承接的一联往往是颌联,颌联是要对仗的。对仗的颌联前后两个句子围绕主题,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这两个意思可以加深话题、意境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合起来形成对仗,共同完成承这个环节。
律诗中“起”和“承”的关系是:
起,就是立意,营造诗的氛围,它是起始,要求平直。
承,就是深化,对主题作进一步描写,承上启下,要求写得实实在在,有内容。
2、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的作业中,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答:
①(起)去年丹桂飘香处,(尽日黄花映日红。)
    (承)声逐清溪山涧里,云移远岫石崖中。
②(起)去年丹桂飘香处,(切切寒风入夜秋。)
     (承)松月池中生寂寞,窗灯室内散穷愁。
③(起)去年丹桂飘香处,(落木红枫半染城。)
     (承)隐处好花多献笑,林中飞鸟正争鸣。

点评

四分句的对仗要强于上联,但窗灯室内太弱了。建议修改。(3)意境和对仗都不错,只是尽量不要出现重字,一分句和三分句都有“处”字。学习了  发表于 2020-10-19 10:06
白丁你好!作业1很好。2题的(1)对仗很好,2分句在这四句中很突兀,和承句没接上,建议修改。(2)的意境不好,丹桂飘香的季节一般不会有寒风。  发表于 2020-10-19 09: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

帖子

9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0
贡献
218
金钱
361
发表于 2020-10-4 16: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烟雨楼远山 于 2020-10-4 16:34 编辑

第八讲作业:D16远山
一、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答:起和承是相同意境或话题下的两个步骤或环节。不能割裂开来。承是起的佐辅,承的任务就是对起的意境或话题进行展开、提升或深入,并以之突出起的意境或话题,使得起的意境或话题更有力度。承顾名思义就是承接上文。承接:就是承接律诗的开头,也就是起句。承接的一联往往是颌联,颌联是要对仗的。对仗的颌联前后两个句子围绕主题,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这两个意思可以加深话题、意境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二、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1、去年丹桂飘香处,正是和君巧遇时。
       树下笑谈昔日事,杯中满斟今朝思。
2、去年丹桂飘香处,风吹落花飞满天。
      手捧锦囊收艳骨,心怀愁绪倚树前。
3、去年丹桂飘香处,又见庭前几树花。
      冷雨萧骚敲细叶,残红纷乱落窗纱。


点评

(2)吹和树都出了。对仗不工艳骨和树前不好。(3)对仗没有问题,只是2分句和下联没有关联,已经是丹桂飘香处了,地点已明确,就不要写庭前了  发表于 2020-10-19 10:25
远山你好!1题很好。2题的(1)出现很大的错误,昔是入声字,这样就三仄尾了,四分句斟和今都失替了,都应为仄音字。另外2分句太过直白。  发表于 2020-10-19 10: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5

帖子

1495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0
贡献
385
金钱
555
发表于 2020-10-4 19: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D04_12棵橡树作业

1、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答1、
律诗的起句通常是用景语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等,承句则是对起句的扩展扩张,对大环境的进一步描写叙述,并为转句做好铺垫,做好从景到情的过渡 ,使与转句的衔接自然顺畅,即承上启下。


2、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的作业中,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答:

去年丹桂飘香处,风满楼台月色凉。
雁去高天飞万里,蝉惊远客酹千觞

去年丹桂飘香处,棋子闲敲小苑西。
叶染茶烟侵鬓绿    花摇云影落枰低


去年丹桂飘香处,棋子闲敲小苑西。
落下碎花铺石径,引来喜鹊过秋畦。

点评

12棵橡树你好!作业完成非常棒!尤其是三首诗,意境很好,用词也很精彩,对仗工稳。提点小建议,第三首的落可否改为撒,引改为惹,会更加生动。  发表于 2020-10-19 10: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帖子

3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9
贡献
79
金钱
128
发表于 2020-10-5 18: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漠北寒山 于 2020-10-5 18:54 编辑

1、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答:就是承接律诗的开头,也就是起句。承接的一联往往是颌联,颌联是要对仗的。对仗的颌联前后两个句子围绕主题,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这两个意思可以加深话题、意境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合起来形成对仗,共同完成承这个环节。承顾名思义就是承接上文,在律诗中,在律诗中承联不但要承接上文,还要引出下文,谓之承上启下。我的理解是:承句是起句的一个分设,起句是承句的领导。承句:即要上承起句的主题精神,又要下传主题意思。

2、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的作业中,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1)去年丹桂飘香处,已是征鸿欲去时。
万里云天书锦字,无边水月漫离思。

2)去年丹桂飘香处,犹记与君初见时。
莺语嫣然常带笑,花容妩媚偶凝思。


点评

季节不叫,而是莺的物语就是代表春天。  发表于 2020-10-19 10:38
寒山你好!作业写得很好!尤其是第一首诗。学习了!第二首有一个常识性的小错误,就是丹桂飘香为秋季,而莺语为春季,景隔了。不是说莺其他  发表于 2020-10-19 10: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5

帖子

74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9
贡献
174
金钱
284
发表于 2020-10-6 12:32: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期第八讲作业:
D01-冷月无声

1、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答:“承”,顾名思义就是承接上文,在律诗中,承联不但要承接上文,还要引出下文,谓之承上启下。

律诗中“起”和“承”的关系:承联应注意要完全符合主题,要紧接起句之立意,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也就是说承句大体要承接起联而来,其法贵平和匀称,起联急者承联宜纡缓之,起联缓者承联宜坚挺赴之。这是说颔联无论抒情写景叙事,都应紧紧承接起句,是首联的进一步发挥。起句写的是大范围,是全貌,诗言阔。那么“承句”要在起句的大范围之内,从纵深处去拓展,分承起句的景物。

2、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的作业中,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1、
去年丹桂飘香处,旧曲重弹不忍听。
曾忆笙歌宵达旦,空余杯盏醉还醒。
高朋满座终归散,世道轮回几得停。
看淡浮沉图一乐,任由飘泊似浮萍!

2、
去年丹桂飘香处,正是丰收喜庆时。
稻野流金翻作浪,果枝滴翠酿为饴。
樵歌袅袅秋林醉,渔唱声声客鸟痴。
此景此情书不尽,农夫个个笑盈眉。

3、
去年丹桂飘香处,又见游人接踵来。
林边酒幌迎风展,篱外葵花向日开。



点评

(2)的铺陈很好。转也很好,还是合出现问题,口语化过于明显。(3)出现失粘和失替的现象,建议修改。  发表于 2020-10-19 12:02
冷月你好!文学功底很强,意境也很好,只是在诗中尽量不要有成语或四字词语出现。(1)中的浮字重了,起承转都很棒,最后的8分句有点弱。  发表于 2020-10-19 11: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5

帖子

1495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0
贡献
385
金钱
555
发表于 2020-10-6 18: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诗大落雪无声 于 2020-10-6 18:25 编辑

D11~领悟的第八讲作业

1、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答1、
律诗的起句通常是用景语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等,承句则是对起句的扩展扩张,对大环境的进一步描写叙述,并为转句做好铺垫,做好从景到情的过渡 ,使与转句的衔接自然顺畅,即承上启下。


2、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的作业中,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答:

去年丹桂飘香处,明月依然照院东。
村后老娘路口望,塞前游子树边逢。


去年丹桂飘香处,明月依稀只影孤。
过眼年华如去鸟,断魂愁绪似浮图。


去年丹桂飘香处,正是清秋国庆时。
细雨梳风香碧叶,红枫得意满琼枝。

点评

建议修改。(3)234分句和一分句没啥关系,你把诗意变成文章,看看有没有关联。承要接住2分句的意荡开。继续加油!  发表于 2020-10-19 12:39
(2)明月和依稀是不是有些矛盾呢?四分句里的浮图似不妥,浮图在本首诗应该是和尚的意,那为什么断魂愁绪就像和尚一样了呢?和尚都看破红尘了  发表于 2020-10-19 12:31
落雪你好!1题很好。2题的第一首,不能为了对仗而对仗,要从首句中体悟感情的酝酿,村后老娘路口望太口语了,四分句的树边逢也不好。承接不到位  发表于 2020-10-19 12: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5

帖子

1495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0
贡献
385
金钱
555
发表于 2020-10-7 13: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D24~天马行空的第八讲作业:

1承:律诗中的承就是承接律诗的开头,也就是起句。承联就是颌联,要求对仗。对仗的颌联对仗的颌联,前、后两个句子以起句为主题,各反应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这两个意思可以加深话题、意境的深度,深度和广度合起来形成对仗,共同完成承这个环节。
我对承的理解是;承是对起的进一步深化、展开,或景或情。它起到了连接起,衔接转,为进一步深化主题起到了很好的铺垫。
2       去年丹桂飘香处,
         今朝古交居外地。
         物是人非倍感心,
         花香月圆心难寄。

点评

天马行空你好!用仄音作韵可以,但也不能出律,朝和圆都出了。诗中不要有成语或是四字词语出现,倍感心?不完整吧!建议修改。  发表于 2020-10-19 1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帖子

6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6
贡献
160
金钱
258
发表于 2020-10-7 19: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萍水相逢哈 于 2020-10-15 13:48 编辑

D05-萍水相逢

作业:
1、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承:是律诗中的颔联,是对首联“起”的承接,也是对颈联“转”的铺垫,需要对仗句。

律诗中承联开启下文的做法,承要注意不仅要承接“起”,也要引起“转”让转有内容可写,为下面的“转”做好铺垫,起到一个承上上文,开启下问的作用;起句写的是大范围,是全貌,诗言阔。那么“承句”要在起句的大范围之内,从纵深处去拓展,分承起句的景物。

具体做法是:注意要完全符合主题。不要把前面的叙述写满,不要为上文画上句号,要留有余地,要持续保留悬念,要自然过渡,不留痕迹。承句,可以写的浑厚,雄壮,气势磅礴。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也就是说承句大体要承接起联而来,其法贵平和匀称,起联急者承联宜纡缓之,起联缓者承联宜坚挺赴之。这是说颔联无论抒情写景叙事,都应紧紧承接起句,是首联的进一步发挥。

2、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的作业中,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1)去年丹桂飘香处,此刻清甜仍满屋。
          老妪折枝编竹篓,孩童伏案写图书。

(2)去年丹桂飘香处,今日苍藤落影稀。
          人走屋空花不在,鹊来巢满枝相期。

(3)去年丹桂飘香处,鱼跃人闲溪绕村。
    篱外桃枝将泛绿,舍前杏叶已飞春。

点评

三平尾。另外稀是五微,期是四支不在一个韵部。(3)也是村和春不在一个韵部,村在十三元,春在十一真,还要加强平水韵韵部的知识。  发表于 2020-10-19 13:02
萍水相逢你好!1题很好。2(1)的问题是屋为入声字,和书不在一个韵部,另外34分句和起句关联不大,要承接起句的意来写中二联。(2)四分句  发表于 2020-10-19 12: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15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4
贡献
37
金钱
61
发表于 2020-10-8 20: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荷月 于 2020-10-8 20:40 编辑

20期第八讲作业:
D21-荷月

一.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答:就是承接律诗的开头,也就是起句。承接的一联往往是颌联,颌联是要对仗的。对仗的颌联前后两个句子围绕主题,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这两个意思可以加深话题、意境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合起来形成对仗,共同完成承这个环节。承顾名思义就是承接上文,在律诗中,在律诗中承联不但要承接上文,还要引出下文,谓之承上启下。
   我以为,承句是起句的一个分设,起句是承句的主导。承句既要上承起句的主题,又要下达主题意思,起一个媒介作用。

二.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答:1.去年丹桂飘香处,今日月圆传酒时。
         人说玉盘已西坠,我酣几案浑不知。                 
  
      2.去年丹桂飘香处,今日落花已碾红。         
         方知双鬓丝染霜,不觉人生早秋中。


      3.去年丹桂飘香处,正是秋风惹我时。
         每思老父难下饭,提笔欲书不成词。

点评

失粘和失替都出现了。一定要认真校对。把律诗的格式一定要烂背于心。2(3)同样34分句失粘失替。建议认真修改。  发表于 2020-10-19 13:14
荷月你好!1题很好。2(1)拗救都没救回来。三分句要把玉字变成平的才能拗救过来。四分句的不字应为平。2(2)问题更大,2分句孤平,三四分句  发表于 2020-10-19 13: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5

帖子

7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0
贡献
175
金钱
289
发表于 2020-10-9 10: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满园春 于 2020-10-9 11:18 编辑

20期第八讲作业:
D03~ 绿叶

1、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答:承就是承接律诗的上文,也就是起句。在律诗中要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承句在起句的基础上,承接的一联往往是颌联,颌联要对仗。起和承是相同意境或话题下的两个步骤或环节,不能割裂开来。承是起的佐辅,承的任务就是对起的意境或话题进行展开、提升或深入,并以之突出起的意境或话题,使得起的意境或话题更有力度。因此,承,绝不能脱离起的话题而另起一个话题。


2、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的作业中,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答:
1、去年丹桂飘香处,
      却忆佳人赏月时。
      院落清光双照影,
      门前溪水独吟诗。
     
2、去年丹桂飘香处,
      佳节金风爽气来。
      月撒清光银满地,
      星观篱院菊浓开。
     
3、去年丹桂飘香处,     
      院落桌前饮玉浆。     
      月饼圆圆甜似蜜,     
      藕丝细细韧且长。     
     

   

点评

谢谢老师在百忙之中为我点评!我基础差,又是初学。七律对我来说难度很大,但是我会努力学习的,感谢老师指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2 09:02
颔联应该接着2分句荡开。就回忆当时的画面。2(2)意境不好,对仗也不工。2分句语句不通。2(3)2分句孤平,且字出了。口语化太严重,不是诗家语  发表于 2020-10-19 13:25
绿叶你好!1题很好!2(1)整体意境很好,却字建议修改,三分句写回忆的画面,两个人在月光下,四分句怎么就溪水独吟诗了呢,应该是很温馨才是  发表于 2020-10-19 13: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3

帖子

12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03
贡献
296
金钱
503
发表于 2020-10-9 16: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
心清
一,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承,是承接,就是承接律诗的开头。承接的一联往往是颔联,是要对仗的,对仗的颔联前后两个句子围绕主题,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这两个意思可以加深话题,意境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律诗中承联,开起下文的做法,承要注意不仅要承接“起”也要引起“转”,让转有內容可写,为下面的转做好铺垫,起到一个承接上文,开起下文的作用。
    起句写的是大范围,是全貌,诗言阔,那么承句要在起句的大范围之内,从纵深处去拓展,分承句的景物。

二,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通过构思写出这首诗将要表达什么主题和內容,每人至少接三个句子。

去年丹桂飘香处,街上红旗
舞满天,四海同欢歌盛世,九州共乐颂丰年。

去年丹桂飘香处,结伴吟诗彩路游。学姐花前拍玉照,班师栁下望白鸥。

去年丹桂飘香处,板栗山前笑脸迎。户户采摘欣袋满,家家拾捡乐筐盈。

点评

彩路游不是很好,即使是有地方叫彩路也不好。2(3)摘也是入声字。34分句是一个意思,没有荡开,要有关联,又不重复。建议修改。  发表于 2020-10-19 15:34
心清你好!1题很好,2(1)这么写也是可以的,但要少些,练笔就写自己的心情和感触。2(2)拍和白都是入声字。出了。回头把入声字再熟悉一下。  发表于 2020-10-19 15: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4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6
贡献
11
金钱
19
发表于 2020-10-9 21: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D27-赤松子第八讲作业:

一、        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答:起始总起,承是分承。起和承是相同意境或话题下的两个步骤或环节。不能割裂开来。承是起的佐辅,承的任务就是对起的意境或话题进行展开、提升或深入,并以之突出起的意境或话题,使得起的意境或话题更有力度。因此,承,绝不能脱离起的话题而另起一个话题。

二、        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去年丹桂飘香处,正是今朝忆旧时。
惜别月华和泪梦,重逢酒美溢情诗。

去年丹桂飘香处,正值今宵重聚春。
黑发更稀言更淡,素心难改志难贫。

去年丹桂飘香处,痛失当时聚首人。
欢笑举杯言在耳,凄凉僵卧病亡亲。

点评

但表达上还是有问题,且在颔联就出现这么大的波折后面咋写?建议修改。  发表于 2020-10-20 10:04
2(3)2分句不好,痛失当时,是现在痛失?还是去年?不清楚,口语化严重。34分句对仗也不好,你想说之前还一起欢声笑语,现在却阴阳分隔了,对吧  发表于 2020-10-20 10:03
2(2)格律对仗都可以,只是没读懂什么意思,和丹桂飘香处有何关联,重聚春又为何意?春天?总之有点乱,不能为了对仗而不考虑语义的通顺。  发表于 2020-10-20 09:58
赤松子你好!1题很好。2(1)格律没问题,对仗也很工,只是在意上应先重逢后惜别,因为你的三四分句是围绕2分句展开。是回忆。所以反了。  发表于 2020-10-20 09: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8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1
贡献
20
金钱
31
发表于 2020-10-10 15: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D25 微雨第八讲作业:

一、        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答:起始总起,承是分承。起和承是相同意境或话题下的两个步骤或环节。不能割裂开来。承是起的佐辅,承的任务就是对起的意境或话题进行展开、提升或深入,并以之突出起的意境或话题,使得起的意境或话题更有力度。因此,承,绝不能脱离起的话题而另起一个话题。

二、        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去年丹桂飘香处,正是落木飞花时。
抬头望月唯空叹,在赋红尘一句诗




点评

微雨你好!作业完成不是很好,要求写三个,你只写一个,且格律问题很大,你自己标注一下平仄,看看问题出在哪?对仗也不对。建议重做!  发表于 2020-10-20 1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

帖子

112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0
贡献
253
金钱
438
发表于 2020-10-10 18: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讲作业:D09—芳香
1、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答:承顾名思义就是承接上文。这里所说的承接:就是承接律诗的开头,也就是起句。承接的一联要求对仗的,要围绕主题,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可以加深话题、意境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合起来形成对仗,共同完成承这个环节。承联不但要承接上文,还要引出下文。承联承接要完全符合主题,要紧接起句之立意,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力求一气贯注。就是说承句大体要承接起联而来,其法贵平和匀称,起联急者承联宜纡缓之,起联缓者承联宜坚挺赴之。这是说颔联无论抒情写景叙事,都应紧紧承接起句,是首联的进一步发挥。律诗中承联开启下文的做法,承要注意不仅要承接“起”,也要引起“转”让转有内容可写,为下面的“转”做好铺垫,起到一个承上上文,开启下问的作用。
2、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的作业中,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一
去年丹桂飘香处,今日邀朋赏景时。
山色霜侵飘彩叶,湖光霞映飞鹭迟。
           二
去年丹桂飘香处,今日团圆赏月时。
果饼摆桌尽情品,酒茶盛樽轻吟痴。
             三
去年丹桂飘香处,今日丰收喜庆时。
玉米满仓歌盛世,葡萄酿酒吟新诗。

点评

另外“诗”字尽量不入诗。  发表于 2020-10-20 10:24
2(2)凑句明显,3分句太口语了,桌为入声字,出了,情字处应为仄音。樽处应为仄音字。2(3)不要这样写诗,要写自己的感受,老干体不可取。  发表于 2020-10-20 10:23
芳香你好!1题没问题,2(1)问题很大,首先出律了,失替。飞和鹭。而后就是对仗,飘彩叶和飞鹭迟的结构不对,一个是12一个是21。  发表于 2020-10-20 10: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帖子

48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78
贡献
110
金钱
189
发表于 2020-10-10 22: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讲作业:D——06塞北孤客

一、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答:承就是承接律诗的开头,也就是起句。承接的一联往往是颌联,颌联是要对仗的。对仗的颌联前后两个句子围绕主题,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这两个意思可以加深话题、意境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合起来形成对仗,共同完成承这个环节。

承顾名思义就是承接上文,在律诗中,在律诗中承联不但要承接上文,还要引出下文,谓之承上启下。
律诗中承联承接上文的做法,应注意要完全符合主题,要紧接起句之立意,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

也就是说承句大体要承接起联而来,其法贵平和匀称,起联急者承联宜纡缓之,起联缓者承联宜坚挺赴之。这是说颔联无论抒情写景叙事,都应紧紧承接起句,是首联的进一步发挥。

二、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去年丹桂飘香处,正是孤鸿南去时。
路口徘徊空绕户,林间辗转懒辞枝。

点评

谢谢老师细心评阅,我会努力的!敬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29 20:39
孤客你好!作业要求写三个后分句,少了两个。诗写得意很好,只是颔联的徘徊和辗转合掌了,意思太过相近。建议换一下词会很好。4分句很漂亮!  发表于 2020-10-20 10: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5

帖子

1495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0
贡献
385
金钱
555
发表于 2020-10-11 16: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D15风飘8讲作业:
1、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承接的一联往往是颌联,。对仗的颌联前后两个句子围承接:就是承接律诗的开头,也就是起句绕主题,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这两个意思可以加深话题、意境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合起来形成对仗,共同完成承这个环节。在律诗中承联不但要承接上文,还要引出下文,谓之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做法,应注意要完全符合主题,要紧接起句之立意,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这是说颔联无论抒情写景叙事,都应紧紧承接起句,是首联的进一步发挥承接“起”,也要引起“转”让转有内容可写,为下面的“转”做好铺垫,起到一个承上上文,开启下问的作用;
2、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的作业中,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1

去年丹桂飘香处,约得伊人滇岸游.去年丹桂飘香处,约得伊人滇岸游。簇簇黄金枝上挂,幽幽香味浸心头..2去年丹桂飘香处,今日昏雅不胜哀,一夜高楼拨地起,无边桂树入尘埃..,3去年丹桂飘香处。携友驱车去香台,黄金琼玉枝头挂,碧月馨风对面来.

点评

香字又重了。34分句失粘失替。建议好好掌握律诗的格律。建议修改  发表于 2020-10-20 10:41
风飘你好!2(1)香字重了,34分句不对仗。枝上挂和浸心头。2(2)胜哀在一起时胜应为平声,出了。拔字是入声字,出了。2(3)格律完全不对  发表于 2020-10-20 10: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5

帖子

16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4
贡献
37
金钱
62
发表于 2020-10-14 14: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飘动的云 于 2020-10-17 14:29 编辑

D02-飘动的云
1、        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承顾名思义就是承接上文。
承接:就是承接律诗的开头,也就是起句。承句大体要承接起联而来,其法贵平和匀称,起联急者承联宜纡缓之,起联缓者承联宜坚挺赴之。这是说颔联无论抒情写景叙事,都应紧紧承接起句,是首联的进一步发挥。
律诗中承联开启下文的做法,承要注意不仅要承接“起”,也要引起“转”让转有内容可写,为下面的“转”做好铺垫,起到一个承上上文,开启下问的作用;起句写的是大范围,是全貌,诗言阔。那么“承句”要在起句的大范围之内,从纵深处去拓展,分承起句的景物。
具体做法是:不要把前面的叙述写满,不要为上文画上句号,要留有余地,要持续保留悬念,要自然过渡,不留痕迹。
承句,可以写的浑厚,雄壮,气势磅礴。

承句是承起句之景或事,承句这个景或事,与起句不同的是: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         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的作业中,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去年丹桂飘香处,田野澄黄满眼金。
,农夫洒汗挥镰割,麻雀伸头啄粒寻。
去年丹桂飘香处,正是浓情蜜意时,
携手相邀同赏月,知心作伴待佳期。


点评

2(2)较好。  发表于 2020-10-20 10:47
飘动的云你好!2(1)34分句失粘,应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2分句也不好,已经写了橙黄了,还用写满眼金吗?对仗句没有起到承接的作用。  发表于 2020-10-20 10: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14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3
贡献
34
金钱
57
发表于 2020-10-19 07: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冬青. 于 2020-10-19 07:45 编辑

D19冬青第八讲作业:

一、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答: “承” 顾名思义就是承接上文,在律诗中承联不但要承接上文,还要引出下文,谓之承上启下。
       律诗中“起”和“承”的关系:承要紧接起句之立意,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要完全符合主题就是承接律诗的开头,也就是说承句要承接起,其法贵平和匀称,起联急者承联宜纡缓之,起联缓者承联宜坚挺赴之。这是说颔联无论抒情写景叙事,都应紧紧承接起句,是首联的进一步发挥。起句写的是大范围,是全貌,诗言阔。那么“承句”要在起句的大范围之内,从纵深处去拓展,分承起句的景物。

二、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去年丹桂飘香处,望月依窗忆故亲。
犹记儿时欢聚乐,遥思此夜笑谈欣。



点评

作业要求三个后分句,少了两个。建议补充修改。  发表于 2020-10-20 10:52
冬青你好!2分句依窗和丹桂处是不是景隔了。34分句对仗有了,但合掌了,欢聚和笑谈没啥区别,另外欣字出韵了。亲是十一真,欣是十二文。  发表于 2020-10-20 10: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5

帖子

1495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0
贡献
385
金钱
555
发表于 2020-10-20 12: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诗大落雪无声 发表于 2020-10-2 11:12
20期D14~落雪无声  第八讲作业:

1、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

谢谢老师,我知道哪儿错了,我再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

帖子

4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66
贡献
109
金钱
178
发表于 2020-10-22 11: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D28~风铃 第八讲作业:

一、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律诗的承就是承接:承接律诗的开头,也就是起句。承接的一联往往是颌联,颌联是要对仗的。
承接上文,在律诗中,在律诗中承联不但要承接上文,还要引出下文,谓之承上启下。

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起与承是统一的主题,自然而然的统一关系。承,由起而来,顺流直下,起如果是景,承也可以是景,也可以是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二、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帖子

48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78
贡献
110
金钱
189
发表于 2020-10-29 20: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塞北孤客 发表于 2020-10-10 22:12
第八讲作业:D——06塞北孤客

一、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谢谢老师细心评阅,我会努力的!敬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

帖子

13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7
贡献
33
金钱
50
发表于 2020-10-29 20:52: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20~笑书悲
20期第八讲作业:

1、简述律诗的“承”并说说你如何理解律诗中“起”和“承”之间的关系。
答:承顾名思义就是承接上文,在律诗中承联不但要承接上文,还要引出下文,谓之承上启下。
起与承律诗中承接上文的做法,应注意要完全符合主题,要紧接起句之立意,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
2、接在上一讲作业:“给‘去年丹桂飘香处,’接一个下句,作为一首诗的起句”的作业中,大家分别给出的三个后分句,按照作业中自己写出的构思,再写出一联或者两联的“承”,注意一脉相通;无论是一联还是两联,全部要求对仗,且符合律诗的替对粘。

去年丹桂飘香处,老友相逢忆少年。
溪石捉来螃蟹戏。泥筐撮起小鱼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5

帖子

7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0
贡献
175
金钱
289
发表于 2020-11-2 09: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满园春 发表于 2020-10-9 10:45
20期第八讲作业:
D03~ 绿叶

谢谢老师在百忙之中为我点评!我基础差,又是初学。七律对我来说难度很大,但是我会努力学习的,感谢老师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12 17: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