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43|回复: 0

唐人论律(一)2020.09.09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9-9 19: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0-9-9 20:35 编辑

唐人论律(一)2020.09.09
唐人论律之专著,目前能看到的只有白居易的【金针诗格】及王睿的【炙毂子诗格】,这两篇诗话未谈到律句如何构成。上世纪初从日本传回的日人专著,由 释空海编辑的【文镜秘府论 】在调声一章中,提出调声三术是谈拗与救的同题。在文革末期在故纸堆中发现唐五代时日人著作【作文大体】一书,其中记载了【天宝集】论律句的构成。本文从此开始。
【天宝集】据说是白居易的诗论文章,早已失传。
《作文大体》摘录:
第二 五言诗
凡五言诗者,上句五字,下句五字,合十字成一章之名也。天宝集曰:二四不同,二九对避之。又避下三连病云云。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不知何岁月,得与汝同归。
。。。
天宝集论五言诗(格律诗)至简:
二四不同,即今之谓二四平仄相替。
只此一句,对大拗句四式,特拗句四式,非律句八式一概不认。
大拗句四式:
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仄仄
平仄仄仄仄
平仄平仄仄
特拗句四式:
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平仄
平仄平仄平
非律句八式:
平平仄平平
平平平平平
仄平平平平
仄平仄平平
平平平平仄
仄平平平仄
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
。。。
又避下三连病
下三连病,即三平尾,三仄尾,也视为非律句。
三平尾,三仄尾共计四句。
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
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
。。。
五言句式共计三十二式,除去二四相同句,下三连句,被认可的律句只有六章十二句。
仄仄平平仄。甲1
平平仄仄平。乙1
平平平仄仄。丙1
仄仄仄平平。丁1
这四式正是当今诗论中的标律句。
唐人论诗并未对任何诗句命名。而《作文大体》称联为句。
排除出来的八种句式则为拗律句
仄仄仄平仄。甲2
平平平仄平。乙2
平仄仄平仄。甲3
仄平平仄平。乙3
平仄平平仄。甲4
仄平仄仄平。乙4
仄平平仄仄。丙2
平仄仄平平。丁2
。。。
拗律句(作文大体则认为这12种句式都是律句,无正拗之分)划分是按王力先生的诗论划出来的,这其中包括王力先生不认可的孤平句“仄平仄仄平”。
。。。
从唐人诗论中找不到平仄两两相替的典籍,即找不到一三必论的证据。
根据所列例诗: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里北对避)
不知何岁月,得与汝同归。(知同对避)
可知:
1.每句二四不同;(里南,春北,知岁,与同)
2.每章二九对避;(对避即平仄相同,对者,平仄不同也,避者,规避也)
3.一不论也;(不知,“不”字与上不粘,与下不对)
4.三不论者,在此首诗中未有例句。
。。。 .
平头病者,近来不去之。上句第一二字与下句第一二字,同平上去入是也。但第一字同平声不为病也。
。。。
平头病,強调第二字不可平头,第一字可同平,不可同仄。
解镫句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不可写成: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可写成: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双换头)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单换头)
。。。
而对撷腰句而言,(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一字不论。如: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此双换头最善)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单换头亦可)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单换头亦可)
。。。。。。
上尾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诗第五字与第十字。又七言诗第七字与第十四字,同平上去入是也。随四声诗分别之,但发句连韵不为病矣。
此段言,无论五七言,除首联连韵,单句脚与韵句脚不可同平,同上,同去,同入。
不可同平,是指平韵诗;
不可同上,同去,同入是指上去入声诗。不可同声也。
对这一条,今人对仄韵诗多茫然。所列诗谱皆平韵诗之翻版。
王力先生对此还是比较清晰的,他认为仄律之四单句脚以平仄平仄为佳,(其中仄不得与韵同声)不会犯上尾病(实鹤膝病)。搜韵检测器亦犯此误,对于仄韵诗,单句脚出现仄声,即指为误。
。。。。。。
。。。
第三 七言诗
凡七言诗者,上句七字,下句七字,合十四字成一篇之名。白氏文集云:二四不同,二六对避之。又是避下三连病云云。
柳无气力条先动,池有波文冰尽开;
今日不知谁计会,春风春水一时来。

雨梦按:这段文论引自白居易“白氏文集”。
此段谈的是七言的平仄规律,即句内二四不能同平仄,二六应同平仄。
第五字不应犯三连平或三连仄。
从白氏对七言诗的诗论,可知:
1. 一三五不论(只谈二四六平仄规则,则可知一三五不论);
2. 二四六分明
3. 五字在造成下三连时必论
4. 上下句二四六句平仄相对
5. 从诗例分析:(按今律分析,若按唐律则无所谓应不应)
柳无气力条先动,(柳字应平而仄)
池有波文冰尽开。(池字不可同仄,由仄改平,合唐律,双换头最善也。冰应仄而平,知五言三不论,七言五不论。)
今日不知谁计会,(此句一三不论)
春风春水一时来。(此句三不论,上下句今春同平,符合单换头可同平
。。。
雨梦按:【作文大体】认为五七言律句应符合以下规则:
1.二四不同;二六对避(即四六不同)(二四六分明)
2.一三五不论;(一字不可同仄)
3.避下三平,下三仄
4.上句与下句必对(五言二四五字,七言二四六七字,首句连韵除外)
。。。。。。
诸君如认为我理解有误,可引典砸砖,
若认为【作文大体】为日人著作不可信,雨梦则骂你为卖国贼。汉诗,国宝也。日人只有学习传承之份。
若认为【作文大体】之【天宝集】论律为胡说八道,雨梦则敬先生敢想敢说,比唐人更懂唐律。
至于与【作文大体】理论不合处,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4 13: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