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论律(一)2020.09.09
唐人论律之专著,目前能看到的只有白居易的【金针诗格】及王睿的【炙毂子诗格】,这两篇诗话未谈到律句如何构成。上世纪初从日本传回的日人专著,由 释空海编辑的【文镜秘府论 】在调声一章中,提出调声三术是谈拗与救的同题。在文革末期在故纸堆中发现唐五代时日人著作【作文大体】一书,其中记载了【天宝集】论律句的构成。本文从此开始。
【天宝集】据说是白居易的诗论文章,早已失传。
《作文大体》摘录:
第二 五言诗
凡五言诗者,上句五字,下句五字,合十字成一章之名也。天宝集曰:二四不同,二九对避之。又避下三连病云云。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不知何岁月,得与汝同归。
。。。
天宝集论五言诗(格律诗)至简:
二四不同,即今之谓二四平仄相替。
只此一句,对大拗句四式,特拗句四式,非律句八式一概不认。
大拗句四式:
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仄仄
平仄仄仄仄
平仄平仄仄
。
特拗句四式:
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平仄
平仄平仄平
。
非律句八式:
平平仄平平
平平平平平
仄平平平平
仄平仄平平
平平平平仄
仄平平平仄
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
。。。
又避下三连病
下三连病,即三平尾,三仄尾,也视为非律句。
三平尾,三仄尾共计四句。
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
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
。。。
五言句式共计三十二式,除去二四相同句,下三连句,被认可的律句只有六章十二句。
仄仄平平仄。甲1
平平仄仄平。乙1
平平平仄仄。丙1
仄仄仄平平。丁1
这四式正是当今诗论中的标律句。
唐人论诗并未对任何诗句命名。而《作文大体》称联为句。
排除出来的八种句式则为拗律句
仄仄仄平仄。甲2
平平平仄平。乙2
。
平仄仄平仄。甲3
仄平平仄平。乙3
。
平仄平平仄。甲4
仄平仄仄平。乙4
。
仄平平仄仄。丙2
平仄仄平平。丁2
。。。
拗律句(作文大体则认为这12种句式都是律句,无正拗之分)划分是按王力先生的诗论划出来的,这其中包括王力先生不认可的孤平句“仄平仄仄平”。
。。。
从唐人诗论中找不到平仄两两相替的典籍,即找不到一三必论的证据。
根据所列例诗: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里北对避)
不知何岁月,得与汝同归。(知同对避)
可知:
1.每句二四不同;(里南,春北,知岁,与同)
2.每章二九对避;(对避即平仄相同,对者,平仄不同也,避者,规避也)
3.一不论也;(不知,“不”字与上不粘,与下不对)
4.三不论者,在此首诗中未有例句。
。。。 .
平头病者,近来不去之。上句第一二字与下句第一二字,同平上去入是也。但第一字同平声不为病也。
。。。
平头病,強调第二字不可平头,第一字可同平,不可同仄。
解镫句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不可写成: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可写成: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双换头)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单换头)
。。。
而对撷腰句而言,(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一字不论。如: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此双换头最善)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单换头亦可)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单换头亦可)
。。。。。。
上尾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诗第五字与第十字。又七言诗第七字与第十四字,同平上去入是也。随四声诗分别之,但发句连韵不为病矣。
此段言,无论五七言,除首联连韵,单句脚与韵句脚不可同平,同上,同去,同入。
不可同平,是指平韵诗;
不可同上,同去,同入是指上去入声诗。不可同声也。
对这一条,今人对仄韵诗多茫然。所列诗谱皆平韵诗之翻版。
王力先生对此还是比较清晰的,他认为仄律之四单句脚以平仄平仄为佳,(其中仄不得与韵同声)不会犯上尾病(实鹤膝病)。搜韵检测器亦犯此误,对于仄韵诗,单句脚出现仄声,即指为误。
。。。。。。
。。。
第三 七言诗
凡七言诗者,上句七字,下句七字,合十四字成一篇之名。白氏文集云:二四不同,二六对避之。又是避下三连病云云。
柳无气力条先动,池有波文冰尽开;
今日不知谁计会,春风春水一时来。
雨梦按:这段文论引自白居易“白氏文集”。
此段谈的是七言的平仄规律,即句内二四不能同平仄,二六应同平仄。
第五字不应犯三连平或三连仄。
从白氏对七言诗的诗论,可知:
1. 一三五不论(只谈二四六平仄规则,则可知一三五不论);
2. 二四六分明;
3. 五字在造成下三连时必论。
4. 上下句二四六句平仄相对
5. 从诗例分析:(按今律分析,若按唐律则无所谓应不应)
柳无气力条先动,(柳字应平而仄)
池有波文冰尽开。(池字不可同仄,由仄改平,合唐律,双换头最善也。冰应仄而平,知五言三不论,七言五不论。)
今日不知谁计会,(此句一三不论)
春风春水一时来。(此句三不论,上下句今春同平,符合单换头可同平)
。。。
雨梦按:【作文大体】认为五七言律句应符合以下规则:
1.二四不同;二六对避(即四六不同)(二四六分明)
2.一三五不论;(一字不可同仄)
3.避下三平,下三仄
4.上句与下句必对(五言二四五字,七言二四六七字,首句连韵除外)
。。。。。。
诸君如认为我理解有误,可引典砸砖,
若认为【作文大体】为日人著作不可信,雨梦则骂你为卖国贼。汉诗,国宝也。日人只有学习传承之份。
若认为【作文大体】之【天宝集】论律为胡说八道,雨梦则敬先生敢想敢说,比唐人更懂唐律。
至于与【作文大体】理论不合处,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