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社松吟阁副首版
精华30
注册时间2020-5-17
威望4313
金钱20154
贡献13319
副首版
沧浪诗社松吟阁副首版
  
威望- 4313 点
贡献- 13319 次
金钱- 20154 枚
 
|
七绝--光饼
文/东张西望客
抗倭兵将好干粮,出自英明戚继光。
数代传承添韵味,怀思小饼更含香。
“光饼”来历
明朝期间,福建沿海倭患不断,抗倭将士常常忍饥挨饿驱逐倭寇。为解决这个问题,戚继光将军下令赶制行军杀倭的干粮,就是简易的不带芝麻的“光饼”,饼中间有一个孔,用细麻丝穿成一串,便于携带。
从“光”字而解,既指饼形、色泽的特征,也含有纪念戚将军的“光”。“光饼”作为行军途中的充饥之物,便于携带、便于就食、便于保存,故成了物美价廉的“三便干粮”。
它是将面团和好、切块、搓圆压扁,然后刷水贴在预先烧热的陶炉里烤熟。后来的光饼都带有芝麻。福清东张镇的光饼是用松木松枝烤出来的,带有松香。
流传至今,福州地区人每逢祖先祭日与每年清明节扫墓时,在众多的供品中都少不了“光饼”,它成了人们怀亲念祖的一种鲜明的地域民俗文化,和具有丰富内涵和历史风采的小吃饮食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