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华高诗社首席版主
精华7
注册时间2019-5-18
威望24875
金钱141999
贡献88360
首席版主
上海华高诗社首席版主
 
威望- 24875 点
贡献- 88360 次
金钱- 141999 枚
 
|
本帖最后由 冰儿诗词 于 2020-8-20 12:42 编辑
借景抒情可以写诗作文
朱泰来
大自然的日月星辰,天地山水草木花鸟云雨,人类社会的楼台亭阁,小桥流水,农村田野庄稼,大街小巷的车水马龙和千百美丽的景色,对于诗歌与散文创作灵感的激发,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是因为诗歌与散文的创作,大多是作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也就是说,有景即有情,有情必依景,情随景生,景助情起。一切景语皆是情话,一切情话皆依靠美景抒发。情中有景,景中有情,这种情景交融的文字,不空洞,不抽象,不理性,不枯燥,就能栩栩如生,妙趣横生,就能感人肺腑,让人爱不释手地多读几遍。
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景色是千变万化的,它与作者情感世界的千变万化,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因此大自然与人类社会那无比伟大而深奥,庄严而美丽,包罗万象的浩瀚胸怀,可以寄托作者一切喜怒哀乐的情思,也可以抒写所有甜酸苦辣的生活。作者的感情是感物感景感人感事而生的,主要是借景抒情的。因此,从广义上讲,作者触景生情,借景抒情,乃是诗歌与散文创作的重要规律。
幽潭发人深思,危崖令人惊恐,青松示人高风,翠竹昭人亮节,清风流云让人有超脱之感,激流波浪催人奋进,落叶枯枝使人悲秋,春雷使人振奋,百花闹春令人赏心悦目,小草启迪人坚强,大海令人畏惧,蜂蝶令人感到灵动,岸柳使人感到温柔,白杨令人感到挺拔,高山使人敬仰,冬雪令人可爱……草木的兴衰荣枯,令人感到万物变化无常。总之,大自然中的每一种景色,总能隐喻作者的某种情感,这一切为作者借景抒情,落笔成诗成文,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材料。
作者的灵感常常萌发于山水草木与良辰美景,萌发于瀑布喷泉与小桥流水,萌发于晨钟暮鼓与虫鸣鸟啼,萌发于旅途见闻和四季交替,萌发于风霜雨雪与阴睛寒暑……总之,大自然千变万化的景色,常常能激发出作者脑海里电光一闪的灵感,这灵感的星星之火,经过作者思维上添煤助燃之后,常常可以燎原成妙词丽句的烈火。作者对万千美景的满腔热情和大爱之心,永远是烧旺灵感烈火的助燃剂。因此,作者在提笔创作诗歌与散文时,必须保持情感的热烈和圣洁的赤子之心,保持头脑的清晰,,保持思维的活跃,保持艺术感觉的敏锐,保持对美景的感悟和捕捉能力,保持丰富的想象力,这一切对诗歌与散文创作,是非常有好处的。
作者在曲径通幽处,能不断发现草木的葱茏和花香鸟语的美景。作者在移步换景中,看见一年四季不同的美景。作者在湖光山色里徜徉,放眼远眺处处有引人入胜的旖旎风光。作者在深深庭园里漫步,见到长廊曲桥,楼台亭阁和河池假山。作者在田园风光里赏景,能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趣。作者听到艳光四射的女歌手引吭放歌,他的灵感就会如群星一样璀璨夜空了……
英国大诗人雪莱望云生情,用生花妙笔写出传世佳作:《云颂》,高尔基看见海燕在大海上面不屈不挠地自由翱翔,写出了传神之笔的《海燕之歌》,李白仰望高危艰险的四川山道,写出了千古绝唱:《蜀道难》,杜甫看见千军万马出征的队伍,写出了惊人之作:《兵车行》,余光中隔海遥望大陆,写出了诗歌名篇:《乡愁》,朱自清面对来无踪,去无影的时光,感慨万千,他写出了散文诗的佳作:《匆匆》,郭小川面对厦门诗情画意的风光,写出了令人一读三叹的好诗:《厦门风姿》,艾青对光有真知灼见,写出了惊世之作:《光的礼赞》……以上诗人作家都是触景生情,借景抒情的高手,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作者对某个人事物景爱得越深,那么他产生的感情,也就会越热切,越强烈,越浓厚,越纯真。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因此,他就会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上,发现诸多美的闪光点,从而激发他的创作冲动和灵感,展开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联想,奔腾他江水滔滔的思路,驰骋他一泻千里的文字。他可以把一般的,普通的,平凡的,细小的,微不足道的,不起眼的,甚至是老旧的事物,用生花之笔,写得熠熠生辉,美不胜收,妙不可言。他还可以把读者从普通的景色中,带到旖旎的风光中去。
作者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落笔成诗成文,要删繁就简做减法,要惜墨如金求精炼,要以小见大抒真情,要以一抵百含深义。作者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落笔成诗成文,要在平凡中见伟大,要在平庸中寓精彩,要有行云流水的晓畅,要有大彻大悟的理解。作者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落笔成诗成文,要有清水出芙蓉的优美,要有雅俗共赏的高标准严要求,要有感人肺腑的文字,要有形象生动的意境美。作者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落笔成诗成文,要有超凡脱俗的高雅,要有独创的口语化的新奇文字,要有娴熟地驾驭语言文字的本领,要精益求精,好上加好的认真态度和写作技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