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针叶林

律诗首句入韵与不入韵的原因初探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21 09: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1 08:48
这样解释和理解七律的用韵正格也可以。
只是七律真正的原因不是五言加二字而形成,应该看作沈宋们的一种 ...

真正的诗家,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九位名家合著的《古代汉语》的两个【极少】:
    总的来说,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一般是中间两联用对仗。颔联不用对仗,尾联用对仗,都算特殊情况,不构成一般规律。首联是否用对仗,往往决定於诗的内容和诗人的艺术技巧。律诗极少完全不用对仗的(注: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这是完全不用对仗的律诗,但也有人以为这是以律句写古体诗。),也极少全首都用对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4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21 09: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联句子的相对美与押韵美因字数而转变:
仄平仄,平仄平,听起就比仄平平,平仄平为美。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听起来就比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为美。因此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美。当句子发展到七言(及以上字赿多平仄相对感就趆弱),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相对美感就让位于押韵美感了: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点评

一联句子的相对美与押韵美因字数而转变: 仄平仄,平仄平,听起就比仄平平,平仄平为美。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听起来就比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为美。因此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美。当句子发展到七言(及以上字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1 16: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4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21 09: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0-7-21 09:53 编辑

七律首句不入者不一定都成为对仗句。例如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水安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点评

是的。但对仗的占多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1 1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11: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7-21 11:38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7-21 09:43
七律首句不入者不一定都成为对仗句。例如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 ...


是的。但对仗的占多数。

1,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  杜甫       天门日射黄金榜,春殿晴曛赤羽旗。 。
2,有客 唐·杜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3,进艇 唐·杜甫                           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
4,所思 唐·杜甫                           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樽俎定常开。
5,恨别 唐·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6,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7,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8,王十七侍 。。                         老夫卧稳朝慵起,白屋寒多暖始开。
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10,九日 唐·杜甫                         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
11,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12,十二月一日三首 二                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
13,其二                                     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
14,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15,阁夜 唐·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16,咏怀古迹五首 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17,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18,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19,九日五首其一 唐·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20,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21,览物 唐·杜甫                       曾为掾吏趋三辅,忆在潼关诗兴多。
22,舍弟观赴蓝田  其三               庾信罗含俱有宅,春来秋去作谁家
23,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          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
24,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      令弟尚为苍水使,名家莫出杜陵人
25,见王监兵马使说...赋诗          黑鹰不省人间有,度海疑从北极来。
26,人日二首 其二 唐·杜甫          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
27,宇文晁尚书之甥崔彧司业之孙  郊扉俗远长幽寂,野水春来更接连。
28,留别公安太易沙门 唐·杜甫      隐居欲就庐山远,丽藻初逢休上人。
29,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唐·杜甫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
(3),李商隐七律118首,首句入韵4首皆对仗
昨日 唐·李商隐                          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
子初郊墅 唐·李商隐                   看山对酒君思我,听鼓离城我访君。
人日即事 唐·李商隐                   文王喻复今朝是,子晋吹笙此日同。
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                   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英。
(4),杜牧92首,首句入韵14首,12首对仗。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其三              雨晴九陌铺江练,岚嫩千峰叠海涛。
其四                                        束带谬趋文石陛,有章曾拜皂囊封
其五                                        洪河清渭天池浚,太白终南地轴横。
其六                                        丰貂长组金张辈,驷马文衣许史家。
      ......
王维,七律19首,首句不入韵 4 首,对仗 4 首: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大同殿柱产玉芝龙池上有庆云神光照殿  欲笑周文歌宴镐,遥轻汉武乐横汾。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唐·王维         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
既蒙宥罪旋复拜官伏感圣恩                  忽蒙汉诏还冠冕,始觉殷王解网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11: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韩愈七律14首,不入韵三首,对仗2首:
戏题牡丹 唐·韩愈                                       幸自同开俱隐约,何须相倚斗轻盈。
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 唐·韩愈    汉家旧种明光殿,炎帝还书本草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4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21 11: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和杜甫的五言,首句入韵者好像多不对仗,针叶林考证一下。

点评

五言入韵(即首句和次句连韵)是偏格,不对仗很正常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1 21:19
他们的五言律绝甚多,不入韵又是正格,所以考察不入韵对仗与否,容有时间再考。这次先探索:七律在什么情况下、又为什么要选择偏格?作者真是无心的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1 12: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12: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7-21 13:21 编辑

刘禹锡七律184首,首句不入韵37首(占20%)。对仗25首(占25/37=68%)
1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唐·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
2其二                                                           鸾飞远树栖何处,凤得新巢想称心。
3荅东阳于令寒碧图诗(并引) 唐·刘禹锡        东阳本是佳山水,何况曾经沈隐侯。
4自江陵沿流道中 唐·刘禹锡                           三千三百西江水,自古如今要路津。
5别夔州官吏 唐·刘禹锡                                  三年楚国巴城守,一去扬州扬子津
6鱼复江中 唐·刘禹锡                                     扁舟尽室贫相逐,白发藏冠镊更加
7浙东元相公书叹梅雨郁蒸之候因寄七言           稽山自与岐山别,何事连年鸑鷟飞。
8酬严给事贺加五品兼简同制水部李郎中           九天雨露传青诏,八舍郎官换绿衣。
9詶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长句                    越中蔼蔼繁华地,秦望峰前禹穴西。
10酬乐天衫酒见寄 唐·刘禹锡                         酒法众传吴米好,舞衣偏尚越罗轻。
11酬乐天斋满日裴令公置宴席上戏赠               一月道场斋戒满,今朝华幄管弦迎。
12酬乐天偶题酒瓮见寄 唐·刘禹锡                   从君勇断抛名后,世路荣枯见几回。
13酬乐天请裴令公开春加宴 唐·刘禹锡            高名大位能兼有,恣意遨游是特恩。
14乐天以...致欢因成七言聊以奉答                  少年曾醉酒旗下,同辈黄衣颔亦黄。
15和仆射牛相公春日闲坐见怀 唐·刘禹锡         官曹崇重难频入,第宅清闲且独行。
16和乐天                                                     旧相临戎非称意,词人作尹本多情。
17酬乐天贻贺金紫之什                                 久学文章含白凤,却因政事赐金鱼。
18乐天见示伤微之 唐·刘禹锡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
19酬令狐相公 唐·刘禹锡                               清淮南岸家山树,黑水东边第一栽。
20同乐天送河南冯尹学士 唐·刘禹锡               可怜玉马风流地,暂辍金貂侍从才。
21同白二十二赠王山人 唐·刘禹锡                  爱名之世忘名客,多事之时无事身。
22题集贤阁 唐·刘禹锡                                  凤池西畔图书府,玉树玲珑景气闲。
23酬乐天见寄 唐·刘禹锡                               元君后辈先零落,崔相同年不少留。
24乐天寄重和晚达冬青一篇 唐·刘禹锡           风云变化饶年少,光景蹉跎属老夫。
2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26楚州开元寺赋诗因以继和 唐·刘禹锡           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香泉树有灵。
27阙下待传点呈诸同舍 唐·刘禹锡                 禁漏晨钟声欲绝,旌旗组绶影相交
28和乐天以镜换酒 唐·刘禹锡                        把取菱花百鍊镜,换他竹叶十旬杯。
29始闻秋风 唐·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30尉迟郎中见示作因以和之 唐·刘禹锡           曾遭飞语十年谪,新受恩光万里还。
31题王郎中宣义里新居 唐·刘禹锡                 爱君新买街西宅,客到如游鄠杜间。
32述旧贺迁寄陕虢孙常侍 唐·刘禹锡              南宫幸袭芝兰后,左辅曾交印绶来
33唐秀才赠端州紫石砚以诗答之 刘禹锡         端州石砚人间重,赠我因知正草玄。
34送春词 唐·刘禹锡                                     昨来楼上迎春处,今日登楼又送归。
35送周使君罢渝州归郢州别墅 唐·刘禹锡        君思郢上吟归去,故自渝南掷郡章。
36重送浙西李相公...                                     江北万人看玉节,江南千骑引金铙。
37送国子令狐博士赴兴元觐省 唐·刘禹锡        相门才子高阳族,学省清资五品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12: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7-21 13:40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7-21 11:48
李白和杜甫的五言,首句入韵者好像多不对仗,针叶林考证一下。


他们的五言律绝甚多,不入韵又是正格,所以考察不入韵对仗与否,容有时间再考。这次先探索:七律在什么情况下、又为什么要选择偏格?作者真是无心插柳之作么?
另许多作者七律也甚多,比如明代诗人李东阳有七百多首,都要往后放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16: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7-21 09:05
一联句子的相对美与押韵美因字数而转变:
仄平仄,平仄平,听起就比仄平平,平仄平为美。仄仄平平仄,平平 ...

一联句子的相对美与押韵美因字数而转变:
仄平仄,平仄平,听起就比仄平平,平仄平为美。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听起来就比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为美。因此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美。当句子发展到七言(及以上字赿多平仄相对感就趆弱),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相对美感就让位于押韵美感了: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以及您的这段话:

近体诗五律因讲究四声粘对,当然是首句不入韵而形成之四联粘对为最佳。当遇首句用韵之内容,才牺牲首联尾字成对的最佳,来赢得尾字押韵的韵美,一失一得。然而首句尾字押韵毕竟为偶得,多数情况下还是首句不入韵易于操作。因此,古人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常格,即正格。七律是在五律的基础上加两字而成,尾字自然就成了平声而入韵。又因为七言首句用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多了两字的七言句听起来在相对的美感上弱于用韵的美感,因此古人七律就以首句用韵为多,入韵成了常格,即正格。

------这样理解简单了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16: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仄平仄,平仄平
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听起来就比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为美。

因此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美。当句子发展到七言(及以上字赿多平仄相对感就趆弱),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相对美感就让位于押韵美感了: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此皆主观感受,个人感觉会不同,是无说服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16: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体诗五律因讲究四声粘对,当然是首句不入韵而形成之四联粘对为最佳。当遇首句用韵之内容,才牺牲首联尾字成对的最佳,来赢得尾字押韵的韵美,一失一得。然而首句尾字押韵毕竟为偶得,多数情况下还是首句不入韵易于操作。因此,古人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常格,即正格。七律是在五律的基础上加两字而成,尾字自然就成了平声而入韵。又因为七言首句用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多了两字的七言句听起来在相对的美感上弱于用韵的美感,因此古人七律就以首句用韵为多,入韵成了常格,即正格。

------这样理解简单了些。“听起来”是没有标准的。还须深化探讨~~

点评

本来首句入韵与不入韵、对仗与不对仗就没有格律标准,只能如此推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1 17: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4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21 17: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1 16:34
近体诗五律因讲究四声粘对,当然是首句不入韵而形成之四联粘对为最佳。当遇首句用韵之内容,才牺牲首联尾字 ...

本来首句入韵与不入韵、对仗与不对仗就没有格律标准,只能如此推论。

点评

也是~  发表于 2020-7-21 2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21: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7-21 21:14 编辑

李商隐七律118首,首句不入韵5首,4首对仗。  

10人日即事 唐·李商隐                        文王喻复今朝是,子晋吹笙此日同。
13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 唐·李商隐        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英。
19昨日 唐·李商隐                               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
24子初郊墅 唐·李商隐                        看山对酒君思我,听鼓离城我访君

王维,七律19首,首句不入韵 4 首,对仗 4 首: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大同殿柱产玉芝龙池上有庆云神光照殿  欲笑周文歌宴镐,遥轻汉武乐横汾。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唐·王维         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
既蒙宥罪旋复拜官伏感圣恩                  忽蒙汉诏还冠冕,始觉殷王解网罗。

-----七律首选首句入韵。其次首联对仗与否是入不入韵考虑的因素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21: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7-21 11:48
李白和杜甫的五言,首句入韵者好像多不对仗,针叶林考证一下。

五言入韵(即首句和次句连韵)是偏格,不对仗很正常吧?

点评

五律偏格多不对仗,七律偏格多对仗,为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2 07: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2 07: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启功:律诗的条件:
1,句中句间的平仄都有特定的规格;
2,平声韵脚。除有时首句入韵外,单数句仄脚不入韵,双数句平脚入韵;
3,每首八句为基本形式,
4,首尾两联对偶与否可随意,中二联对偶。
   符合其条件但押仄韵者很少,虽然有人称为仄韵律诗,但仍应算是古体诗。
(启功“诗文声律论稿”P.6)
------启功先生总结的简明扼要。王力先生讲的很全面,但还是给一些人提供了可以钻的空子。所以应以启功论述为准,免得一些别有用心者制造混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4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22 07: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1 21:19
五言入韵(即首句和次句连韵)是偏格,不对仗很正常吧?

五律偏格多不对仗,七律偏格多对仗,为什么?

点评

因为五律偏格是首句与次句连韵,所以本身就失去了上仄下平的对仗条件,无法对仗了。 而七律偏格是首句不入韵,这就与入韵的第二句具备了对仗的条件,可以实现对仗甚至工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2 07: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2 07: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7-22 08:43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7-22 07:40
五律偏格多不对仗,七律偏格多对仗,为什么?


因为五律偏格是首句与次句连韵,所以本身就失去了上仄下平的对仗条件,无法对仗了。
而七律偏格是首句不入韵,这就与入韵的第二句具备了对仗的条件,可以实现对仗甚至工对。
(注:五律韵律正格:首句不入韵;七律韵律正格与五律相反,首句入韵)

点评

对的,但五律首句不入韵就有对仗的条件,但也不讲究对仗与否。因此七律首句不入韵虽然具备对仗条件,也未毕一定要对仗。至于多数古人对仗,那可能只是一种不自觉的结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2 15: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2 14: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庭筠(812-870)晚唐诗人。七律84首,只有1首不入韵,首联对仗:

李羽处士寄新酝走笔戏酬 唐·温庭筠     高谈有伴还成薮,沈醉无期即是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4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22 15: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2 07:49
因为五律偏格是首句与次句连韵,所以本身就失去了上仄下平的对仗条件,无法对仗了。
而七律偏格是首句不 ...

对的,但五律首句不入韵就有对仗的条件,但也不讲究对仗与否。因此七律首句不入韵虽然具备对仗条件,也未毕一定要对仗。至于多数古人对仗,那可能只是一种不自觉的结果。

点评

是否是“不自觉地习惯”要看实践。如果多数人多数偏格首联(七律)是对仗的,就应认定是作者的故意。就像判断避孤平和三平尾的格律一样。这就是探索客观规律的统计学方法。 因为目前无法对所有诗作进行考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2 16: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2 16: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7-22 16:53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7-22 15:21
对的,但五律首句不入韵就有对仗的条件,但也不讲究对仗与否。因此七律首句不入韵虽然具备对仗条件,也未 ...


    是否是“不自觉的习惯”要看实践。如果多数人多数偏格首联(七律)是对仗的,就应认定是作者的故意。就像判断避孤平和三平尾的格律一样。这就是探索客观规律的统计学方法。
    因为目前无法对所有诗作进行考察,故只能根据少数诗人的诗作做出假说,有待继续验证。故本帖名为“初探”。
    目前通过对一些古代名诗人作品的统计,初步可以认定的是:七律绝大多数首句是入韵的,证明王力说法“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格,五律以不入韵为正格”是对的。同时可看出七律首句不入韵的首联多数是对仗的这一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5 01: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