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0|回复: 24

什么是律句、拗句、古风句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17 12: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7-17 12:40 编辑

什么是律句、拗句、古风句

例:《赋得冬日可爱》(进士庾元亮 中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
宿雾开天霁。寒郊见初日。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仄。律句+特拗
林踈照逾逺。冰轻影微出。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平头。特拗+特拗
岂假阳和气。暂忘玄冬律。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平仄。律句+古风句
愁抱望自寛。覉情就如失。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古风句+特拗句
欣欣事几许。曈曈状非一。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平仄。平头。三仄尾+特拗
倾心傥知期。良愿自兹毕。平平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古风句+小拗

一、律句
古诗中符合声律的句子。一般将符合沈约四声论“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即句中双数位平仄交换的规则称为声律。
例如上诗中“宿雾开天霁”(仄仄平平仄)二四字平仄交换。
1,标准律句:为了解释格律的方便,将下列句型称为标准律句。如标准五言律句有四种: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准律句。实际一首诗很少全为标准律句。根据平头和调声换头术,五言律句中一三字平仄可以不拘,产生的句型如: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仄仄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 等,没有违反二四字平仄交换的叫小拗(半拗)句。实际是大量使用的律句,为与“标准律句”相区别,也可称为准律句。
二、拗句
凡与“标准律句”不同的皆可称为“拗句”
1,特拗句。
如上诗中“寒郊见初日”“冰轻影微出”等“平平仄平仄”句型。这是从汉魏乐府就保存下来的一种古老句型。虽然不符合二四平仄交换的规则,但和律句一样有很高的使用频率,故叫“特殊拗句”(特拗,特殊形式)。
2,小拗句(半拗),见上“准律句”。
3,大拗句:违反二四平仄交换规则,但可以对句救的句型。比如: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声收尾的出句,对句一般用增加平声字救之。例如: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杜甫)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王维)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孟浩然)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李商隐)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李商隐)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三、古风句
律诗中很少见的大拗句和平声收尾的大拗句。例如:
八月胡水平(孟浩然)(仄仄平仄平)
北闋休上书(孟浩然)(仄仄平仄平)
故人具鸡黍(孟浩然)(仄平仄平仄)
道由白云尽(刘昚虚)(仄平仄平仄)
开元太平时(李肱)   (平平仄平平)
-----古风句无拗救之说。

   一首律诗多由律句(含准律句)、特拗句、大拗句(多对句救)组成。古风句极少。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17: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体诗基本特征:
1,使用律句(含半拗)+特拗句,出句少数大拗句下句要救,不允许使用古风句;
2,押平韵,一韵到底。
3,遵守平仄粘对原则(五律关键看每句第二字,七律看每句二四字)。
4,中间数联对仗(全诗超过2联时)。
-----违反任一条即不是近体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17: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律诗之忌:
1,忌孤平。“仄平仄仄平”叫孤平句,根据统计数目很少,故谓之“大忌”。仄平仄仄平,并不违反二四平仄交替规则,只是因为“不好听”(启功)。
因避孤平,产生了“本句自救句法”----仄平平仄平 自救避孤平句式的产生。
2,三平尾。三平尾是古风的特点,律诗中比较少见。在元兢“换头术”中是与三仄尾相对的一种对法,但实践中用的很少。
  三仄尾也是“非律的”(启功),但唐代五律中并不少见。现代三仄尾、三平尾都不推荐使用(见中国楹联学会“联律通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8 06: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7-18 06:44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17 17:28近体诗基本特征:
近体诗基本特征:
1,使用律句(含半拗)+特拗句,出句少数大拗句下句要救,不允许使用古风句;
2,押平韵,一韵到底。
3,遵守平仄粘对原则(五律关键看每句第二字,七律看每句二四字)。
4,中间数联对仗(全诗超过2联时)。
-----违反任一条即不是近体诗。

唐朝科举试律,还要你大中华理论副首版针叶林来操盘吗?
你不是叫嚣沈宋定型近体诗吗?你撒急也找不到沈宋定型近体诗的理论依据!


你的【基本特征】,是否属于攻击赵执信和王教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8 06: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7-18 06:49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17 17:38
关于律诗之忌:
1,忌孤平。“仄平仄仄平”叫孤平句,根据统计数目很少,故谓之“大忌”。仄平仄仄平,并不 ...

叶子彤解读《联律通则》
   (五)、“平仄对立”,是指上下联语句节奏点平仄声调相反。具体来讲,这一基本规则有三个层面上的含义。一是,单句联及多句联的分句,一句之内的若干节奏点上要平仄交替;而上下联对应的节奏点上要平仄相反。二是,多句联的各分句之句脚要平仄交替,一般情况下,其声调按顺序形成两平两仄的交替。但,需要阐明的是,句脚按顺序形成两平两仄的交替,即所谓的“马蹄格”,不失为较佳的格式,但它绝不是唯一的,例如,朱氏规则也是主要的格式之一,其特征是上联各句之句脚,除尾句收于仄声外,其余都是平声。所以,对三句及三句以下的多句联而言,朱氏规则与马蹄格是相通的、统一的。在楹联创作实践中还有一些其它的变格格式,如三句联上下联句脚分别为仄平仄、平仄平;四句联上下联句脚分别为平仄平仄、仄平仄平等。从总结楹联创作规律性的角度来讲,不管是马蹄格、朱氏规则,或其它变格形式,坚持“每句句脚之平仄形成音步递换”的基本要求,是具有共识的。三是,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虽然历史上出现过个别相反的例证,但从当代楹联创作实践看,这已形成一种最基本的定则。

例如,严寅亮题四川江油匡山书院联:     
望远特登楼,分明几座村庄,红杏丛中沽酒旆;
感怀凭倚槛,遥忆先生杖履,白云深处读书台。

    联语即景生情,以“登楼”、“倚槛”作喻,感怀寄意,勉励学子求知须更上一层,切教育之宗旨。上下联分别由五言、六言、七言三个分句构成,各分句句内节奏点依循正格安排平仄交替,而上下联之相应节奏点平仄相反,即上联依循“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之格式,下联依循“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之格式;上下联分句句脚平仄分别为“平平仄”、“仄仄平”,令节奏和谐,酣畅可诵。

又如,柴逸题三门峡中流砥柱联:
浩浩黄河,惊心动魄泻三门,波澜壮阔飞巨瀑;
巍巍砥柱,立地顶天擎万世,气宇轩昂屹中流。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中流砥柱乃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千百年来,无论狂风暴雨的侵袭,还是惊涛骇浪的冲刷,它一直力挽狂澜,如怒狮雄踞,立地顶天,气宇轩昂,巍然屹立于浩浩黄河之中。这就是联语所表达的主题,读来令人感奋。“万世”与“三门”,时空相对,也见作者遣词功底不凡。“巨瀑”,当指三门峡水库泄流时所形成的壮丽景观。上下联由四言、七言、七言三个分句构成,前两句分别依循“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之格式,以及“平平仄仄仄平平”之格式安排平仄声律。末句,上下联平仄格式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可视为变格,即按语意节奏,其节奏点为“波澜/壮阔/飞/巨瀑”、“气宇/轩昂/屹/中流”,满足了句内节奏点平仄交替的要求。

点评

你三羊不懂诗联之别。 对联来自于律诗,但已经发展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分支。有些规则与诗不同。 1,平平仄仄平仄仄?诗中叫大拗句,诗中对句:仄仄平平平仄平。但在对联中无拗救之说,遇到这种句式对句可以平仄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8 10: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8 06: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已有的概念,不要擅自去篡改!这样不老实的治学弄法还是不要的好!
三、古风句
律诗中很少见的大拗句和平声收尾的大拗句。例如:
八月胡水平(孟浩然)(仄仄平仄平)
北闋休上书(孟浩然)(仄仄平仄平)
故人具鸡黍(孟浩然)(仄平仄平仄)
道由白云尽(刘昚虚)(仄平仄平仄)
开元太平时(李肱)   (平平仄平平)
-----古风句无拗救之说。

   一首律诗多由律句(含准律句)、特拗句、大拗句(多对句救)组成。古风句极少。

点评

不要漫无根据地胡说八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8 10: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8 06: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证唐朝声律,盛唐·殷璠论证刘慎虚难道不及千年之后赵执信、王了一、针叶林吗?

    三羊考正刘慎虚近体诗的“声律婉态,无出其右”

    盛唐人选编盛唐诗篇,殷璠是当之无愧第一人!
    盛唐人点评盛唐诗篇,殷璠是当之无愧第一人!!
    盛唐人点评盛唐声律,殷璠是当之无愧第一人!!!

殷璠《河岳英灵集·原序》
    夫文有神来、气来、情来,有雅体、野体、鄙体、俗体。编纪者能审鉴诸体,委详所来,方可定其优劣,论其取舍。至如曹、刘诗多直语,少切对,或五字并侧,或十字俱平,而逸驾终存。然挈瓶庸受之流,责古人不辨宫商征羽,词句质素,耻相师范。于是攻异端,妄穿凿,理则不足,言常有馀,都无兴象,但贵轻艳。虽满箧笥,将何用之?自萧氏以还,尤增矫饰。武德(618—626)初,微波尚在。贞观(627--649)末,标格渐高。景云(710-712)中,颇通远调。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实由主上恶华好朴,去伪从真,使海内词场,翕然尊古,南风周雅,称阐今日。璠不揆,窃尝好事,愿删略群才,赞圣朝之美,爰因退迹,得遂宿心。粤若王维、昌龄、储光羲等二十四人,皆河岳英灵也,此集便以《河岳英灵集》为号。诗二百三十四首,分为上下卷,起甲寅,终癸巳。伦次于叙,品藻各冠篇额。如名不副实,才不合道,纵权厌梁、窦,终无取焉。唐丹阳进士殷璠

殷璠《河岳英灵集》在刘慎虚(714-767)诗集目录下,评价刘慎虚的律诗:
    慎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词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顷东南高唱者十数人,然声律婉态,无出其右。唯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已还,可杰立江表。至如“松色空照水,经声时有人”,又“沧溟千万里,日夜一孤舟”,又“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又“驻马渡江处,望乡待归舟”,又“道由白云尽,春与清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开门向溪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晖照衣裳”,并方外之言也。惜其不永,天碎国宝。(殷璠《河岳英灵集》谈声律,谈及刘慎虚一人;论风骨,论及陶翰、崔颢、王昌龄、储光羲四人)

    三羊考正殷璠《河岳英灵集》的11首刘慎虚近体诗之声律:
    刘慎虚律诗14首,总计166句,只有1句犯蜂腰。

11——1
《海上诗送薛文学归东海》
何处归且远,送君东悠悠。平去平仄上,仄平平平平。
沧溟千万里,日夜一孤舟。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旷望绝国所,微茫天际愁。仄去仄仄上,平平平仄平。
有时近仙境,不定若梦游。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或见青色古,孤山百里秋。仄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
前心方杳眇,此路劳夷犹。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离别惜吾道,风波敬皇休。平入仄平去,平平仄平平。
春浮花气远,思逐海水流。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日莫骊歌后,永怀空沧洲。仄入平平去,仄平平平平。
11——2
《送东林廉上人还庐山》
石溪流已乱,苔径入渐微。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日莫东林下,山僧还独归。仄入平平去,平平平仄平。
常为垆峰意,况与远公违。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仄去平仄入,仄平平仄平。
会寻名山去,岂复无清机。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11——3
《送韩平兼寄郭微》
上客夜相过,小童能沽酒。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上。
即为临水处,正值归雁后。仄平平仄去,仄入平仄上。
前路望乡山,近家见门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上。
到时春未莫,风景自应有。仄平平仄入,平上仄平上。犯蜂腰!
余忆东州人,经年别来久。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上。
殷勤为传语,日夕念携手。平平仄平去,仄入仄平上。
兼问前寄书,书中复达否。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上。
11——4
《寄阎防》
青冥南山口,君与缁锡邻。平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
深路入古寺,乱花随莫春。平入仄仄去,仄平平仄平。
纷纷对寂寞,往往落衣巾。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松色空照水,经声时有人。平入平仄上,平平平仄平。
晚心复南望,山远情独亲。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
应以修往业,亦惟立此身。平上平仄入,仄平仄仄平。
深林度空夜,烟月锁清真。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莫叹文明日,弥年从隐沦。仄去平平入,平平平仄平。
11——5
《莫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仄入平平去,平平仄平平。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平入仄仄上,平平仄平平。
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平入仄平上,仄平仄平平。
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
11——6
《寄江滔求孟六遗文》
南望襄阳路,思君情转亲。平去平平入,平平平仄平。
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在日贪为善,昨来闻更贫。仄入平平去,仄平平仄平。
相如有遗草,为一问家人。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11——7
《浔阳陶氏别业》
陶家习先隐,种柳长江边。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朝夕浔阳县,白衣来几年。平入平平去,仄平平仄平。
霁云明孤岭,秋水澄寒天。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
物象自清旷,野情何绵联。仄上仄平去,仄平平平平。
萧萧丘中赏,明宰非徒然。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
愿守黍稷税,归耕东山田。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11——8
《登庐山峰顶寺》
孤峰临万象,秋气何高清。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庭际南郡出,林端西江明。平去平仄入,平平平平平。
山门二缁叟,振锡闻幽声。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心照有无界,业悬前后生。平入仄平去,仄平平仄平。
徒知真机静,尚与爱网并。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方首金门路,未遑参道情。平上平平去,仄平平仄平。
11——9
《寻东溪还湖中作》
出山更回首,日莫清溪深。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东岭新别处,数猿叫空林。平上平仄去,仄平仄平平。
昔游有初迹,此路还独寻。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幽兴方在往,归怀复为今。平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
云峰劳前意,湖水成远心。平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
望望已超越,坐鸣舟中琴。仄去仄平入,仄平平平平。
11——10
《越中问海客》
风雨沧洲莫,一帆今始归。平上平平入,仄平平仄平。
自云发南海,万里速如飞。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初谓落何处,永将无所依。平去仄平上,仄平平仄平。
冥茫渐西见,山色越中微。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谁念去时远,人经此路稀。平去仄平上,平平仄仄平。
泊舟悲且泣,使我亦沾衣。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浮海焉用说,忆乡难久违。平上平仄入,仄平平仄平。
纵为鲁连子,山路有柴扉。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11——11
《江南曲》
美人何荡瀁,湖上风日长。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玉手欲有赠,裴徊双明珰。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歌声随绿水,怨气起青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日莫还家望,云波横洞房。仄入平平去,平平平仄平。

===============以上见殷璠《河岳英灵集》========

【12】
九日送人(唐·刘慎虚)
海上正摇落,客中还别离。仄上仄平入。仄平平仄平。
同舟去未已,远送新相知。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流水意何极,满尊徒尔为。平上仄平入。仄平平仄平。
从来菊花节,早已醉东篱。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13】
阙题(唐·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平上仄平去。仄平平仄平。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通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平去仄仄入。平平仄平平。

【14】
积雪为小山(唐·刘慎虚)====【试律诗】
飞雪伴春还,春庭晓自闲。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虚心应任道,遇赏遂成山。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峰小形全秀,岩虚势莫攀。平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
以幽能皎洁,谓近可循环。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孤影临冰境,寒光对玉颜。平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
不随迟日尽,留顾岁华间。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

01、平平平仄仄;沧溟千万里——〇平〇仄仄==【甲1】
02、平平仄仄仄;偏知汉水广
03、仄平平仄仄;石溪流已乱
04、仄平仄仄仄;相如有遗草

05、仄平仄平仄;有时近仙境——〇平〇平仄==【甲2】
06、仄平平平仄;会寻名山去
07、平平仄平仄;陶家习先隐
08、平平平平仄。青冥南山口

09、平仄平平平;秋气何高清——〇仄〇平平==【乙1】
10、仄仄平平平;此路劳夷犹
11、平仄仄平平;苔径入渐微
12、仄仄仄平平;日夜一孤舟

13、平仄平仄平;山远情独亲——〇仄〇仄平==【乙2】
14、平仄仄仄平;思逐海水流
15、仄仄平仄平;独夜仍越乡
16、仄仄仄仄平。尚与爱网并

17、仄仄仄平仄;物象自清旷——〇仄〇平仄==【丙1】
18、仄仄平平仄;日莫骊歌后
19、平仄仄平仄;寒笛对京口
20、平仄平平仄;南望襄阳路

21、仄仄仄仄仄;旷望绝国所——〇仄〇仄仄==【丙2】
22、平仄仄仄仄;深路入古寺
23、仄仄平仄仄;或见青色古
24、平仄平仄仄;何处归且远

25、平平平仄平;微茫天际愁——〇平〇仄平==【丁1】
26、平平仄仄平;孤山百里秋
27、仄平平仄平;世情多是非
28、仄平仄仄平;亦惟立此身

29、平平平平平;归耕东山田——〇平〇平平==【丁2】
30、仄平平平平;送君东悠悠
31、平平仄平平;风波敬皇休
32、仄平仄平平;故人在襄阳

点评

自沈宋定型近体诗(唐中宗公元804年)之后,沈约四声八病之说即废弃,无人再论蜂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8 1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18 10: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7-18 06:47
叶子彤解读《联律通则》
   (五)、“平仄对立”,是指上下联语句节奏点平仄声调相反。具体来讲,这一基 ...

你三羊不懂诗联之别。
对联来自于律诗,但已经发展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分支。有些规则与诗不同。
1,平平仄仄平仄仄?诗中叫大拗句,诗中对句:仄仄平平平仄平。但在对联中无拗救之说,遇到这种句式对句可以平仄相对即可:仄仄平平仄平平,但这在诗中是不允许的。
2,诗中特别在五律中可以三仄尾,甚至有极少三平尾,但在对联中不允许。
3,对联中允许孤平,诗中不允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18 10: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7-18 06:55
古人已有的概念,不要擅自去篡改!这样不老实的治学弄法还是不要的好!
三、古风句
律诗中很少见的大拗句和 ...

不要漫无根据地胡说八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18 11: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7-18 11:02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20-7-18 06:59
论证唐朝声律,盛唐·殷璠论证刘慎虚难道不及千年之后赵执信、王了一、针叶林吗?

    三羊考正刘慎虚近体 ...


自沈宋定型近体诗(唐中宗神龙年间)之后,沈约四声八病之说即废弃,无人再论蜂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8 11: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18 11:00
自沈宋定型近体诗(唐中宗神龙年间)之后,沈约四声八病之说即废弃,无人再论蜂腰。 ...

沈宋定型近体诗在唐中宗神龙年间!
又在无根无据的走空卖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8 11: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18 11:00
自沈宋定型近体诗(唐中宗神龙年间)之后,沈约四声八病之说即废弃,无人再论蜂腰。 ...

你针叶林不论蜂腰,难道也不让司马光论蜂腰吗?!
    司马光奏折《起请科场札子》说:“至于以诗、赋、论、策试进士,及其末流,专用律赋、格诗取舍过落,擿其落韵、失平侧、偏枯、不对、蜂腰、鹤膝,以进退天下士,不问其贤不肖,……是致举人专尚辞华,不根道德,涉猎抄节,怀挟剿袭,以取科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8 11: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7-18 11:39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18 10:56
你三羊不懂诗联之别。
对联来自于律诗,但已经发展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分支。有些规则与诗不同。
1,平平仄仄平仄仄?诗中叫大拗句,诗中对句:仄仄平平平仄平。但在对联中无拗救之说,遇到这种句式对句可以平仄相对即可:仄仄平平仄平平,但这在诗中是不允许的。
2,诗中特别在五律中可以三仄尾,甚至有极少三平尾,但在对联中不允许。
3,对联中允许孤平,诗中不允许。
针叶林自以为是的杜撰红头文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8 11: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18 10:58
不要漫无根据地胡说八道!

三、古风句
律诗中很少见的大拗句和平声收尾的大拗句。例如:
八月胡水平(孟浩然)(仄仄平仄平)
北闋休上书(孟浩然)(仄仄平仄平)
故人具鸡黍(孟浩然)(仄平仄平仄)
道由白云尽(刘昚虚)(仄平仄平仄)
开元太平时(李肱)   (平平仄平平)

-----古风句无拗救之说。



谁给你说的是大拗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8 13: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18 11:00
自沈宋定型近体诗(唐中宗神龙年间)之后,沈约四声八病之说即废弃,无人再论蜂腰。 ...

    杜佑《通典·选举典》:“初,国家自显庆以来,高宗圣躬多不康,而武太后任事,参决大政,与天子并。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永隆(680—681)中始以文章选士。及永淳(682—683)之后,太后君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遇久,寖以成风。”

沈宋定型近体诗,竟然托在科举试律的后面!

点评

隋朝已经实行科举制,以文章华美取士。607年,隋炀帝定十科举人,其中有“文才秀美”一科,当即进士科。隋炀帝本人是个文学家,创立进士科,以考试诗赋为主,是不足为奇的。 这是科举(主要是进士科)制度的开始,南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8 15: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18 15: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7-18 13:19
杜佑《通典·选举典》:“初,国家自显庆以来,高宗圣躬多不康,而武太后任事,参决大政,与天子并。 ...

隋朝已经实行科举制,以文章华美取士。607年,隋炀帝定十科举人,其中有“文才秀美”一科,当即进士科。隋炀帝本人是个文学家,创立进士科,以考试诗赋为主,是不足为奇的。
这是科举(主要是进士科)制度的开始,南北士人凭文才来竞争高低,魏、晋时期以下凭门阀高低做官的制度,从此逐渐为科举制度所代替。进士科的作用,不仅在提倡华美文学,更重要的意义还在消除了南北士族的界限。
=====难道此时已经产生了近体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8 16: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7-18 16:23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18 15:44
隋朝已经实行科举制,以文章华美取士。607年,隋炀帝定十科举人,其中有“文才秀美”一科,当即进士科。 ...
唐朝科举是试律,诗,是律诗,赋,是律赋。

点评

你懂什么叫律诗?齐梁体(如“冬日可爱”)也是律诗?羊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8 17: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8 16: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18 15:44
隋朝已经实行科举制,以文章华美取士。607年,隋炀帝定十科举人,其中有“文才秀美”一科,当即进士科。 ...

隋朝科举近体诗!这话得由你针叶林来回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18 17: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7-18 16:16
唐朝科举是试律,诗,是律诗,赋,是律赋。

你懂什么叫律诗?齐梁体(如“冬日可爱”)也是律诗?羊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8 17: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18 17:14
你懂什么叫律诗?齐梁体(如“冬日可爱”)也是律诗?羊律?

《冬日可爱》怎么又成了齐梁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8 17: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18 17:14
你懂什么叫律诗?齐梁体(如“冬日可爱”)也是律诗?羊律?

[url=]到底是【古风诗】,还是【齐梁体】?[/url]
[url=]360截图16581112295639.png[/url]
360截图16581112295639.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8 17: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7-18 17:32 编辑

同年同月同试题,状元是律诗,进士是古风!!!


中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冬日可爱诗》

《冬日可爱》状元陈 讽==========【诗】
寒日临清昼。寥天一望时。未消埋迳雪。先暖读书帷。
属思光难驻。舒情影若遗。晋臣曾比德。谢客昔言诗。
散彩宁偏照。流隂信不追。余辉如可就。廻烛幸无私。
平入平平去?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冬日可爱》进士庾元亮==========【日】
宿雾开天霁。寒郊见初日。林踈照逾逺。冰轻影微出。
岂假阳和气。暂忘玄冬律。愁抱望自寛。覉情就如失。
欣欣事几许。曈曈状非一。倾心傥知期。良愿自兹毕。
仄上平平去?平平仄平入?平去仄平上?平平仄平入?
仄上平平去?仄平平平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入?
平平仄仄上?仄上仄平入?平平仄平平?平去仄平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8 1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18 17:14
你懂什么叫律诗?齐梁体(如“冬日可爱”)也是律诗?羊律?

俗说无理赖三分,赖理也不会来!!!


中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冬日可爱诗》

《冬日可爱》状元陈 讽==========【诗】
寒日临清昼。寥天一望时。未消埋迳雪。先暖读书帷。
属思光难驻。舒情影若遗。晋臣曾比德。谢客昔言诗。
散彩宁偏照。流隂信不追。余辉如可就。廻烛幸无私。
平入平平去?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冬日可爱》进士庾元亮==========【日】
宿雾开天霁。寒郊见初日。林踈照逾逺。冰轻影微出。
岂假阳和气。暂忘玄冬律。愁抱望自寛。覉情就如失。
欣欣事几许。曈曈状非一。倾心傥知期。良愿自兹毕。
仄上平平去?平平仄平入?平去仄平上?平平仄平入?
仄上平平去?仄平平平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入?
平平仄仄上?仄上仄平入?平平仄平平?平去仄平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8 17: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氏斑竹标注法,律诗立马变古风
《冬日可爱》进士庾元亮==========【日】
宿雾开天霁。寒郊见初日。林踈照逾逺。冰轻影微出。
岂假阳和气。暂忘玄冬律。愁抱望自寛。覉情就如失。
欣欣事几许。曈曈状非一。倾心傥知期。良愿自兹毕。
仄上平平去?平平仄平入?平去仄平上?平平仄平入?
仄上平平去?仄平平平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入?
平平仄仄上?仄上仄平入?平平仄平平?平去仄平入?

《赋得冬日可爱》(进士庾元亮 中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
宿雾开天霁。寒郊见初日。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仄。律句+特拗
林踈照逾逺。冰轻影微出。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平头。特拗+特拗
岂假阳和气。暂忘玄冬律。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平仄。律句+古风句
愁抱望自寛。覉情就如失。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古风句+特拗句
欣欣事几许。曈曈状非一。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平仄。平头。三仄尾+特拗
倾心傥知期。良愿自兹毕。平平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古风句+小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8 18: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18 17:14
你懂什么叫律诗?齐梁体(如“冬日可爱”)也是律诗?羊律?

唐朝科举的试律文体:诗,是律诗;赋,是律赋。

    永隆二年(681)八月朝廷颁布《条流明经进士诏》,诏令云:“自今已后,考功试人,明经每经帖试,录十帖得六已上者,进士试杂文两首(一诗一赋),识文律者,然后并令试策。”

文律:文章的音律。

音律:文字声韵的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4 19: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