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精华10
注册时间2017-12-1
威望1859
金钱9014
贡献6163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威望- 1859 点
贡献- 6163 次
金钱- 9014 枚
|
押韵从宽的底线
用旧韵写格律诗,今人已非古人,也不科举考试,因此押韵从宽是合理的,可以给创作提供更大的空间。但从宽也要有个度,不能没有底线。一般来说,押韵放宽到词韵是最合适的,诗界也基本默认,如毛主席的诗就有押词韵的例子。若再进一步,放宽到赵京战的《宽韵》,将【侵】与【真】、【文】、【元】合并,将【覃】、【盐】、【咸】与【元】、【寒】、【删】、【先】合并,目前尚存争议,能避则避吧。若继续放宽到地方韵,如【真】、【庚】相押,则突破底线了,不可为之也(但用于孤雁出、入群则另当别论)。下面一首,老朽就用了“押韵从宽”的原则,供大家借鉴吧。
登花果山(绝谷野樵)
涪江水碧傍山前,山顶浮云轻似棉。 来此难寻花果艳,举头唯见雀鸦闲。 儿时小路草中隐,风里黄蛾林下翩。 故地今游多浩叹,扶藜还听咽寒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