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烈文》——对无封国功臣的训诫 一、解读 《烈文》诗,实际是一篇对没有封国功臣、王孙的告示,勉励他们保持以往的功烈,不要与人攀比,对天王致以崇敬之心,文王武王在天之灵会赐予你们福祉的。文告似乎软弱无力,犹如哄幼儿肚肚不痛一样,但也并非不必要。
二、注释及译文 【原文】 烈文辟公①,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②,维王其崇之③。 念兹戎功④,继序其皇之⑤。无竞维人⑥,四方其训之⑦。不显维德⑧,百辟其刑之⑨。於乎,前王不忘⑩! 【译文】 文武二王,惠我无疆。赐福子孙,万世其享。即令未予封国,理当一样崇王。 以往有功,再立新功。莫要攀比,诸侯效踪。德昭天下,百国跟风。呜呼噫欤!敬王维恭。尔其勉哉!
【注释】 ①烈,光明;显赫。《诗.周颂.雍》:“既右烈考,亦右文母”。《左传.哀公二年》:“烈祖康叔”。杜预注:“烈,显也”。“烈文”,伟大显赫的文王。辟,天子,国君。“烈文辟公”,文王及、武王。 ②封,《说文》说:“把这块土地按爵位的等级分封给诸侯……公侯,方圆百里;伯,方圆七十里;子男,方圆五十里”。靡,《说文》曰:“披靡也”。此处当为分散义。邦,国。“无封靡于尔邦”,没有分派你们到邦国去。 ③崇,敬。“维王其崇之”,必须敬重本王之权威。 ④戎,征伐。《书.泰誓中》:“戎商必克”。“戎功”,征伐殷商之功。“念兹戎功”,保持你们光荣的既往。 ⑤序,功业;事业。《诗.周颂.闵予小子》:“继序思不忘”。皇,光大。“继序其皇之”,继序你们的功业,光大你们的功业。 ⑥竞,《说文》说:“竞,强劲”。“无竞维人”,不要与人攀比。 ⑦训,典范;准则。《正字通.言部》:“训,古言可为法也”。四方,天下诸侯。“四方其训之”,天下诸侯都会以你们为榜样。 ⑧不,丕。丕显,显示于天下。“不显维德”,唯德馨至于丕显之意。 ⑨刑,通型。取法;以……为法。《诗.周颂.我将》:“仪式刑文王之典”。辟,国君。 ⑩前王,以往之王,指文王、武王。
三、诸家译文举例 其一 功德双全各诸侯,赐给我们助祭荣。对我恩情无穷尽,子子孙孙保有它。不要有损你邦国,先王对你才推崇。 应念你祖立战功,继承祖业更恢宏。万事莫过得贤人,四方自会来顺从。道德显明真高尚,诸侯都应效此风。先王美德记心中。
【评论】 1、诸侯助祭,是王家赐予诸侯的恩宠、荣光,而不是诸侯给予王家的恩宠。而翻译成“功德双全各诸侯,赐给我们助祭荣。对我恩情无穷尽,子子孙孙保有它”,真是大损王家之神圣与威权,恐怕成王不会这样自损国格、人格的。 2、況乎诗文中没有“诸侯助祭”的字眼或暗示。而且诗文明确指出“无封靡于尔邦”(没有分封你们邦国)。
其二 有功有德诸侯公,赏赐大家大幸福。上帝恩赐无穷尽,你们子孙要记住。莫犯大罪在本国,王才尊重且保护。牢记你祖大功劳,继承弘扬要思虑。切勿与人逞豪强,四方诸侯才顺服。最最显耀是美德,天下诸侯读效法。呜呼不忘先王德。
【评论】 赏赐幸福,到底是诸侯还是上帝(天子)?子孙们该记住诸侯的恩赐还是天子的恩赐?逻辑是混乱的。 甚至与《毛诗正义》的解释相悖。 《毛诗正义》说,烈就是光;惠就是爱。所谓光就是“光百辟卿士及天下诸侯”,天赐以福,“又长爱无有期竟,子孙得传世……” 如此悖谬,也是各种本部《诗经》的通病。
四、分歧源于《毛诗正义》 分歧源于对“封”、“靡”的训释 《正义》云: 封,大也。靡,累也,“无封靡于尔邦”,就是“无大累(罪)于女(汝)国,谓诸侯无罪也”。 翻阅词典,将“封”训释为“大”,仅毛传之说。其下引《离骚》以证,亦似较牵强。“[《离骚》:]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乎封狐”。 辞中之“封”,是可以解释为封国之封的。“射乎封狐”,也就是田狐。不一定就是“大狐” “靡”训释为“累(罪)”,则完全没有字典可寻。 本人认为,“无封靡于尔邦”,就是没有封遣你们以邦国之意,这样的解释,应是确切无演绎、杜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