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35|回复: 10

【转帖】臧克家:真相与真魂

[复制链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发表于 2020-5-9 09: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真相与真魂】


  臧克家


  我喜欢郑板桥的为人,也欣赏他的诗词书画。他在我的家乡──山东,曾两任七品县官,少年时代就读他的「家书」,津津有味。人缘、诗缘两有之。


  《郑板桥集》,是我案头上经常翻读的一部书,诗集中有赠扬州八怪之一、号瘿瓢七闽老画师的黄慎的一首,特别引起我的注意。爱之,不释手;诵之,不绝口;书不在眼前,心中有。


  这篇诗之所以好,好在给他的朋友、他的同调画了一幅精神肖像,其中倾注了他的落落寡合的凄冷诗情。一下手两句,就充满了疾俗愤世、孤高标举的怪僻气氛。「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诗是心声,无法抑制。世人喜热,他却偏爱冷,这一热一冷之间,感受不同,见出心境之迥异了。我格外欣赏的是这首诗后边的这两句:


  「画到情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


  我觉得,这两个句子,不只道出了黄慎绘画艺术的神魂,更重要的是,他道出了文艺创作中的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年多来,我围绕着这个问题,经常思索,追忆古今一些大诗人、名画家的有关言论与创作,印证自己学习写作多年的一点经验,尽力探寻着「真相与真魂」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相貌是事物精神的表现,这二者,是既矛盾而又统一的。照相,也叫「写真」,但它也不一定真的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真魂。人的形象为喜怒哀乐情绪所左右,表现上就有差异。有的「标准像」未必能表现精神的真,好的照像师才能捉住一个人物最能显示精神状态的那一刹那。东坡说得好:「举体皆似」,未必能「传神」,「得其意思所在」,也就是说贵在把握人物的特征。他推崇吴道子的画不只形似,还能做到神似:「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因此,我认为:以艺术之手,以艺术之心,摄自然之貌,摄自然之魂,是高手;叫人摆好架势,弄弄头,拉拉手,这样想摄出人的真魂来,真是戛戛乎难哉。


  就绘画中的写生而言,也不完全是照着葫芦画瓢。即使花草树木,也自有其自然生态,形体之中,含蕴着一种力量,也即是内在的精神,画家以自己的心灵捕捉着这种精神,用艺术之手出之,才会产生有生命力的高尚作品。


  我们鉴赏文艺作品,不能以描写出客观事物外表的真实与否做为优劣的标准。东坡曾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是很有见地的,形似不一定能见精神。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拿曹霸与他的弟子韩干对比,他评论说:「将军善画盖有神」,「一洗万古凡马空」。而韩干呢:「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就可以做为例证。但,是否「真魂」可以不凭借形象而完全是艺术家空想的产物呢?是又不然。对事物的形象谙熟于目,感印于心,才能透过艺术的心灵捕捉住它的精神,真魂产生于真相,而前者又可以脱离开后者,造成艺术家创造的另一种境界。司空图所谓的「象外之象」,就是立足于形象实体,而又超过了它,造出一个超然空灵的艺术境界,形成一种风格的美,使人从中品出「味外之味」。


  如果完全脱开或无视形象的作用,使艺术品成为作者主观想象的符号,就会失了形,也就失了真,使人感到怪异,不可理解。我见到一个外国人画的一幅画,如果不标出画的是北京,在我们北京人的眼中,一点看不出他画的是个什么地方。这种现代派画风,完全失去了形象的真实性,也就失去了作品的现实意义,成为既无「真相」又无「真魂」的了。


  文与可是画竹大家:他的「竹数尺」「而有万尺之势」为苏东坡所倾倒,东坡的墨竹也有名,他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说他画竹独得了文与可的画「意」,而且还得到了他的画「法」。这就是「胸有成竹」,「意在笔先」,达到了「见竹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的境界,然后才能够「无穷出清新」。首先,他们十分熟习而且热爱自己所描绘的对象,主观感情与客观事物融为一体,所画的竹子不是一般的竹子,而是心中的竹子,竹子不是实物,成为他们艺术境界中的有「真魂」的竹子了。写意,虽然空灵,但不空虚。写意,扎根于实,着眼于虚。


  那么,在怎样情况之下,使艺术家在笔下所描写的事物无真相却有真魂呢?回答是:「画到情神飘没处」。


  「情神飘没处」这五个字,很重要。这是一个很高的艺术境界。也就是王国维论诗词的境界说中所揭示的无我之境。也就是陶渊明「悠然见南山」,「欲辨已忘言」那种情态。艺术家的情神象春风漫吹,草塘水溢,专注到艺术对象中去,目,不暇旁顾,耳,不暇旁听,心,不暇旁想。这种情神状态,是浪漫感情的奔放,渺乎不知其所止,在这一刹那,他的灵感炽如烈火,他的笔下仿佛有神。杜甫,就凭这种飘没情神,在《饮中八仙歌》中,给他几个知心的朋友画了一幅又一幅画像。每个人,只寥寥几笔,却十分传神。写的时候,好似毫不吃力,极为自然。这一幅幅画像,不全凭真相,但写出了真神。「眼花落水井底眠」,这是失真相的;「饮如长鲸吸百川」;「李白一斗诗百篇」……这种夸张,不仅是一般修辞学上的手法,而是「情神飘没」的结果。杜甫,十分了解、极为钦佩他的这几位朋友的人格、风格,知面知心,精神契合,他抓住了他们每个人的特点,笔下蘸着强烈真挚的浓情,于是《饮中八仙》千古流传了。


  看到过大画家八大山人笔下的一只鸟儿,怒目而视,有点失常,这是作者蕴积心头被压抑的愤懑之情,「画到情神飘没处」的透露。


  不只在艺术创作上,有真相与真魂的问题,在向古今大家、名家学艺的时候,同样也有这种情况。当代大画家齐白石有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如果只求外形的相似,他画小虾米,你也画小虾米,他画金鱼,你也画金鱼,即使学得唯妙唯肖,可以乱真,也是「死」的东西。齐白石画的真魂何在?四个字:创造精神。他想画一幅山泉群蛙,出现在画面上的却是一群蝌蚪,画题云:十里蛙声出山泉。他虽没有画一群青蛙,而却令人想到山谷清流群蛙争鸣的一种美的动的境界。


  大家都知道,韩愈在诗歌方面是极为推崇李白和杜甫的。他高呼:「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死之后,他「夜梦多见之」,「举颈遥相望」,向往之情可谓深矣。韩愈诗歌创作的表现艺术与杜甫不同,但受到他的影响,受到他的启发。他不在学习杜甫诗作的外形上下功夫,而是摄其精神,独出心裁。


  韩愈在他的名篇《调张籍》中,有下边这样的几个句子:


  「我愿生两翼,捕捉出八荒。精神忽交通,百怪入我肠。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桨。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这些诗句,充满了创造精神与浪漫主义的昂扬感情,心灵是和李杜相交通的,他追求捕捉,上下求索,愿以自己的手为诗歌开辟出一条崭新的路子。他并没有亦步亦趋地求其「似李杜」,却真是得到了李杜的真魂。


  韩愈有一首《醉留东野》的诗,我吟诵之后,觉得有点杜甫《饮中八仙歌》的神味。杜诗,咏了他的八位酒仙朋友;韩诗,写了他极为推崇的好朋友孟郊。一开篇,就高唱:「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吾与东野并世生,如何复蹑二子踪。」下边接着流溢出「低头拜东野」的满腔热情,最后是以下这样四个句子作结:


  「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


  韩愈写孟郊的时候,和杜甫下笔去为他的朋友「饮中八仙」写照的内心境界,完全是一致的。韩甚至比杜还更加浪漫了一点,更超脱了一点,他学杜,不是学的他的皮毛而得其神髓。


  我想,「是无真相有真魂」的问题,不只有关诗歌与绘画,对于文学方面的创造人物、描写现实,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楼主| 发表于 2020-5-9 23: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齐白石论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10 07: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与工笔画不同。工笔画力求写真,花鸟画的纹丝不差。但诗做不到。最近见***的诗,多有写真的欲望,但往往会影响到诗意的提炼和升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80
贡献
13807
金钱
16816
发表于 2020-5-10 08:46: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依稀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转型时期,姚雪垠对臧克家的《忆向阳》(向阳湖五.七干校)有过公开信,在当时的报张上登出,也算挺大阵仗的……

    《向阳湖》未读过……

点评

这也知道?暴露年龄…… 我听说过谁谁断言“李学”(《李自成》研究)将超过并取代“红学”(《红楼梦》研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0 20:47
是这样。 姚雪垠在李自成前有多种创作大都小说,文坛平平。 《李自成》后,名声大振。一小说的确在当时是那时期的扛鼎大作,恢弘广阔,有史诗性;二此作在初次发表的十年后,得到文坛巨匠茅盾评论并赞许(有说姚雪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0 17: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80
贡献
13807
金钱
16816
发表于 2020-5-10 09:06: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忆向阳》,非《向阳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1

主题

4160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87
贡献
4897
金钱
9817
发表于 2020-5-10 10: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艺术在似不似之间——这是齐白石老人最为著名的艺术论也被后人遵崇。
前者,讲的是艺术须有自己有个性才有生命(都有学习模仿阶段,但一辈子处于学习模仿无疑是失败,要成功必得出于蓝胜于蓝)。后者,说的是真实性:艺术来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艺术的真实不等于生活的真实。

点评

格言。可见生命力在于创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0 15: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10 15: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之达 发表于 2020-5-10 10:38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艺术在似不似之间——这是齐白石老人最为著名的艺术论也被后人遵崇。
前者,讲的是艺术 ...

格言。可见生命力在于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1

主题

4160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87
贡献
4897
金钱
9817
发表于 2020-5-10 16: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之达 于 2020-5-10 16:13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5-10 15:45
格言。可见生命力在于创新。

创新说注解似我者死,极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1

主题

4160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87
贡献
4897
金钱
9817
发表于 2020-5-10 17: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0-5-10 08:46
依稀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转型时期,姚雪垠对臧克家的《忆向阳》(向阳湖五.七干校)有过公开信,在当 ...

是这样。
姚雪垠在李自成前有多种创作大都小说,文坛平平。
《李自成》后,名声大振。一小说的确在当时是那时期的扛鼎大作,恢弘广阔,有史诗性;二此作在初次发表的十年后,得到文坛巨匠茅盾评论并赞许(有说姚雪垠求助茅盾),且是分期在光明日报连载(当时我是每期必看),这也大大提升了李自成的分量。

对臧克家的苛评,或许姚雪垠当时确有被打右派经历想要表示其并非右,更可能姚雪垠当时因了李自成有些飘飘然。当时文坛与社会,是普遍不看好他的批评的。臧在李自成出现之前(确切说七十年代中期以前),名气远高于姚,而两人关系一直很好(抗战时就在一起搞救亡),突然批臧,很多人一下子接受不了。所以有打抱不平,批评姚雪垠极左,李自成的农民军像八路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57

帖子

6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49
贡献
1903
金钱
2332
 楼主| 发表于 2020-5-10 20: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0-5-10 08:46
依稀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转型时期,姚雪垠对臧克家的《忆向阳》(向阳湖五.七干校)有过公开信,在当 ...

这也知道?暴露年龄……


我听说过谁谁断言“李学”(《李自成》研究)将超过并取代“红学”(《红楼梦》研究)……

点评

不值,比不上金庸的武侠小说。 年龄嘛,早对那个甚甚甚记者说过,比你大很多,叫他别认错人。也对他说过,让你讲普通话声韵事,就没他什么事、也没我什么事了。你不来,倒成全他的帖达九百层临界(屏蔽的不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0 21: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80
贡献
13807
金钱
16816
发表于 2020-5-10 21:10: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雨 发表于 2020-5-10 20:47
这也知道?暴露年龄……



不值,比不上金庸的武侠小说。

   年龄嘛,早对那个甚甚甚记者说过,比你大很多,叫他别认错人。也对他说过,让你讲普通话声韵事,就没他什么事、也没我什么事了。你不来,倒成全他的帖达九百层临界(屏蔽的不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3 17: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