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1
注册时间2013-11-28
威望2851
金钱10042
贡献5505
金牌会员
 
威望- 2851 点
贡献- 5505 次
金钱- 10042 枚

|
李清照与两任丈夫的恩怨
8681 次点击
23 个回复
陈鲁民 于 2020/4/27 20:12:00 发布在
[size=1.35em] 载不动,许多愁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是中国旧时的一句家喻户晓的俗语,南宋诗人李清照就死于73岁。一进入这个年头,她就有些惴惴不安,不知是心理障碍,还是真的有病,三天两头就不舒服,虽没少吃药就医,小心翼翼,但终于还是没过去这个坎。不过,有幸与孔圣人活到一个岁数,也是不容易的。在那个年代,缺医少药,营养不良,再加上兵荒马乱,连年打仗,人均寿命不过30来岁,而且李清照这些年颠沛流离,衣食不济,能活到这个岁数就算高寿了,比第一个丈夫赵明诚多活了19年,比第二个丈夫张汝舟多活了8年。
要说起来,这两任丈夫的死都与她有关。她与赵明诚是著名的恩爱夫妻,二人夫唱妇和,一起写诗填词,游山玩水,鉴赏金石古玩,堪称神仙眷侣,被时下士人传为美谈。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一次赵明诚与李清照比填词。
一开始,赵明诚颇为自得,眼高于顶,自认为才高八斗,满腹经纶,不大服气妻子的创作才华。赵明诚在外为官,有一段时间没有回家了,李清照很想念他,写了一首词《醉花阴》,寄给赵明诚,向老公示爱。赵明诚接到情词后,激赏不已,但又心有不甘,想和老婆PK一下。于是,他闭门谢客,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绞尽脑汁,潜心创作了五十首词,然后把李清照的《醉花阴》也抄了一遍,混杂其中,拿给友人陆德夫看,让他挑选出最好的词作。陆德夫也是诗词高手,很有鉴赏眼力,玩味再三,对赵明诚说:“只有三句绝佳。”明城问是哪三句?友人答:“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正是出于李清照的《醉花阴》。 赵明诚听了,顿时呆若木鸡,过了老半天才醒过神来,这下是彻底服气了。
可是,有一次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城中突发叛乱,赵明诚方寸大乱,惊慌失措,竟然丢下满城父老,缒城逃跑。李清照是个眼睛里不揉沙子的刚烈女子,对夫君这一丑行极为蔑视,感到莫大耻辱,两人从此心生罅隙。后来,夫妻在逃亡江西途中,行至当年项羽自尽的乌江时,李清照不禁有感而发,愤而写诗讽刺,这就是有名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明赞项羽,暗讽夫君。聪明如赵明诚岂能不知,自感羞愧,又无言以对,心情沉闷,一直郁郁寡欢,不久便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其实,李清照是一直很爱丈夫的,但又恨铁不成钢,过于苛求。大概天底下的所有女人都希望夫君既多才多艺又英雄盖世,特别是李清照这种具有浓郁英雄情结的才女,尤其如此。可是不要忘了,古往今来项羽只有一个,赵明诚不过是一个文弱书生,弄弄金石研究还行,无论如何做不成项羽那样的铁血英雄。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赵明诚死后,李清照是很后悔的,但事已至此,无可挽回,只有终日以泪洗面,怀念亡夫,自怨自艾。避难浙江金华时,她填词《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早年,她与赵明诚聚聚分分,词中多是离愁,闲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晚年,夫君离世,又无子嗣,孤苦伶仃,贫病交加,词中又成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绪成了她填的词中的常客。
如果说,她对赵明诚是真爱,是心心相印,是情投意合;对第二任丈夫张汝舟那就是凑合,对付,搭帮过日子。
在那个年代,寡妇再嫁是要冒很大风险的,特别是 “存天理灭人欲”道学正在盛行,城乡里贞节牌坊比比皆是,李清照又是个文化名人,改嫁的成本不是一般的大。果然,她改嫁消息一传出,立刻遭到了铺天盖地的舆论指责,让她成了千夫所指的孤家寡人。退一步说,如果她是嫁得其人,夫妻和睦,别人说什么,尽可以不予理睬。可更要命的是,她嫁的张汝舟是一个典型的爱情骗子。
张汝舟,进士出身,政府官员,完全有条件找个年轻女子,可是他盯上了李清照的金石古玩,认定她一定是个富婆,奇货可居,就千方百计对李清照示好,问寒问暖,大献殷勤,一副暖男的形象。李清照正是孤寂之时,心灵空虚,没有顶住张汝舟的爱情攻势,结果铸成人生大错。
婚后,两人都发现自己受骗了,都大失所望。张汝舟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而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舟的官乃贿赂所得,功名乃作弊所得。于是,张汝州马上变脸,从婚前的暖男变成凶神恶煞,对李清照百般凌辱打骂,频繁家暴。万般无奈,李清照把张汝舟告上衙门,被判流放,病死在流放途中。而根据当时法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李清照也被关进大狱。后经亲朋好友营救,她入狱九天便被释放,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以悲剧而告结束。
经此一劫,李清照大伤元气。原有的财产被张汝舟折腾掉了大半,连吃饭都很成问题,又因改嫁而名声大损,不仅官绅士人鄙薄轻视,就连邻人见了她都指指点点。最后支撑她活下去的,就是先夫赵明诚的《金石录》尚未完稿,她要拼尽最后的力气完成遗愿。于是,她不顾年高力衰,抓紧一切时间完成整理赵明诚的遗稿,殚精竭虑,废寝忘食。经过几年的努力,《金石录》终于完稿,李清照也油尽灯枯,再也熬不下去了,看着这饱含夫妻心血的巨著,她很欣慰地闭上了眼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