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金筑子

现代律诗格律

[复制链接]

6

主题

303

帖子

13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4
贡献
375
金钱
466
发表于 2020-4-26 15: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平起平收忌孤平,“其他句可不忌孤平吗?

点评

只有仄平仄仄平句式是孤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6 15: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0-4-26 15:50: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薛雪妹梅 发表于 2020-4-26 15:31
”平起平收忌孤平,“其他句可不忌孤平吗?

只有仄平仄仄平句式是孤平。

点评

谢谢管管,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6 15: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03

帖子

13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4
贡献
375
金钱
466
发表于 2020-4-26 15: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0-4-26 15:50
只有仄平仄仄平句式是孤平。

谢谢管管,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发表于 2020-4-29 10: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新韵使者 于 2020-4-29 11:02 编辑

格律叹 (新韵)

1
三寸金莲何其美,千百年来一枝花。
裹脚布子臭又长,而今不知落谁家。

2
学古仿古格律通,可惜今诗不相融。
倡导新韵不泥古,莫作平仄朽老翁。


(发错地儿了,请删除吧。谢谢!)

点评

发错地儿了,请删除吧。谢谢!  发表于 2020-4-29 11: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发表于 2020-5-2 09: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哦,是在这发呀!!!嗯!o( ̄︶ ̄)n


  旧韵诗词叹
        (新韵)

中华诗词一网通,照样葫芦马牛风。
平仄格律强牵意,新韵旧韵两不容。
固守僵式标智者,改革创新笑愚公。
新韵大潮迎声起,旧韵诗花自落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发表于 2020-5-2 09: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格律检测辩 (新韵)

格律检测诗吾爱,古韵新韵强分开。
古韵时为不押韵,新韵正好押韵来。
七虞押韵枯儒随,六鱼不押庐疏外,
庐枯儒疏本可押,格律检测古痴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发表于 2020-5-2 09: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实宝 (新韵)


中华诗词,不唯格律。独食平仄,忍饥不愉。死钻牛角,小眼趋趋。
诗有别裁,歌赋词曲。理论纵横,千古不逾。世事百态,广开视域。
改革创新,不挠不屈。百家争鸣,汇流成渠。大中华诗,光耀如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66

帖子

46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33
贡献
971
金钱
1913
发表于 2020-5-2 23: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兢的二五可皆平,就是相当于 二五不分明 或 违背二四七分明的原则。为什么二五四声律的永明体可以 二五同声 ? 二四平仄的格律诗要听二四分明的规定?

点评

“二五四声律的永明体” ------不知哪里来的“二五四声律”?五言诗二五两字绝不存在“不可同声”的问题!既然可同平,为什么不可同仄?毫无道理的伪理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3 17: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3 17: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森林生态 发表于 2020-5-2 23:04
元兢的二五可皆平,就是相当于 二五不分明 或 违背二四七分明的原则。为什么二五四声律的永明体可以 二 ...

“二五四声律的永明体”
------不知哪里来的“二五四声律”?五言诗二五两字绝不存在“不可同声”的问题!既然可同平,为什么不可同仄?毫无道理的伪理论!

点评

其实“蜂腰”相当于现代逻辑上的“推论”。 永明体发现了上句和下句结尾的声调不一致才好听,一致了会显得单调,于是产生了“避忌上尾病”的理论,即第五和第十字不能同声。这奠定了唐诗的韵律原则:单数句白脚不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3 2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5-3 20: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5-3 17:57
“二五四声律的永明体”
------不知哪里来的“二五四声律”?五言诗二五两字绝不存在“不可同声”的问题 ...

其实“蜂腰”相当于现代逻辑上的“推论”。
永明体发现了上句和下句结尾的声调不一致才好听,一致了会显得单调,于是产生了“避忌上尾病”的理论,即第五和第十字不能同声。这奠定了唐诗的韵律原则:单数句白脚不押韵,双数句是韵脚押韵。
又发现五言句的结构是二三结构才有一致的节奏感,于是把一句分为上二下三2句。因为根据句尾不同声,那么一句内的“两句”句尾也不能同声。于是创建了“蜂腰”理论。
首句可以入韵打破了“上尾”的统一规定,于是蜂腰也产生了“二五同平非病”的说法。实际打破了蜂腰的声律意义。实际在一句之中,二五同声是不可避免的。这就导致了唐近体的四种标准律句中的2种的产生: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律诗若没有这两种型式的律句是不可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5 23: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