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05|回复: 20

其实很多人没有资格笑话老干体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20-1-28 10:50: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街味道
2019年9月21日 · 青云计划获奖者 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问题:你怎么看待当代诗词中的“老干部体”?

前言

一般认为,讲究格律,但是内容比较空泛的诗词作品,被称为老干体。网络上关于老干体的评价,大多是贬义,甚至有很多网友一看到老人作诗就归为老干部体。

其实老干部们作诗未必都是所谓的”老干部体“。老人和年轻人一样,悟性不同,个人经历不同,文化水平也有高低不同,写出的诗词水准当然也不一样。

因为我平时也接触到一些审稿的工作,我就谈一下我眼中老人们作诗的一些现象。



一、政治正确 古人的老干体

很多老人学诗是在退休以后,他们进入老年大学或者某些诗社、协会才开始接触诗词创作。年龄上决定了思想意识上的成熟,这一代老人都经历过连饭都吃不饱的时代,因此对于今天的社会虽有批评但是以褒扬为主。另外,能够有闲情学诗词的人,也与一般的老人不同,三观都很正确。

不过大家也不要误解,政治正确并不是只颂扬不批评。但是今天老人们对于社会现实中的丑恶现象批评起来毫不留情,我就常常看到很多这种批判性的诗词稿件。

当然,无论批判还是颂扬,主题都是向上的,都希望生活更加美好,国家更加昌盛。这一点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即使是古人的讽喻诗也是希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另外,也确实有不少作品相对空泛无物,几乎成了口号诗,我把这种现象看作学习中的一个过程。

这方面可以看看古人的应制诗,虽然也是歌功颂德,但是情景交融不失诗家本色。例如唐朝宰相苏颋也是一位老干部,看看他的应制七律:

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细草偏承回辇处,飞花微落奉觞前。宸游对此欢无极,鸟哢声声入管弦。
感情要融入写景当中,如果干巴巴的抒情议论,而且还很直白的话,自然缺少诗的味道。

在填词方面,从南宋豪放词中也能看出区别,高手情景交融、豪放中见曲折,词之杳渺与诗之襟怀相互融合。 次一等虽然缺少词的意蕴之美,但是激昂慷慨,有一种直接感发的力量。再次一等,一味铺张叫嚣,没有词的意蕴之美和诗的感发力量。

例如叶嘉莹先生就将刘改之的《沁园春·古岂无人》归为此类,这就是诗化之词(豪放词)中最劣一等。

古岂无人,可以似吾,稼轩者谁。拥七州都督,虽然陶侃,机明神鉴,未必能诗。常衮何如,羊公聊尔,千骑东方侯会稽。中原事,纵匈奴未灭,毕竟男儿。

平生出处天知。算整顿干坤终有时。问湖南宾客,侵寻老矣,江西户口,流落何之。尽日楼台,四边屏幛,目断江山魂欲飞。长安道,奈世无刘表,王粲畴依。
今人写出这类词已经很难得,尚且被批评缺少诗词的味道,可见老干体自古就有,未必一定是老干部所写。



二、部分人喜欢用新韵

学习诗词创作的朋友都知道,用古韵作诗比较复杂,而新韵就简单得多。因此很多学习诗词的人使用普通话(新韵)来押韵。

虽然有一部分老人喜欢用新韵,但这其实不是老干体的专利,大家在各类诗词杂志、网络论坛上可以看到很多人喜欢用新韵作诗。

甚至还有人把一部分喜欢用古韵作诗的人,认为是泥古不化的老干体。

我就遇到过这样的老人,坚持用新韵作诗,对于喜欢用古韵作诗的人不以为然。新韵古韵之争其实不必费口舌, 各取所爱即可。

不过这些人中的大多数会慢慢改为用古韵创作诗词。原因嘛,老街提到过很多次。古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有利于更好地学习古人的技巧。而新韵在平仄、对仗等方面常与古韵南辕北辙,所以感悟不到古人的在句法、字法上的良苦用心。

我常接触的老人们,大多数用古韵作诗,因为相互之间的影响很重要,另外,领路的老师也很重要。



三、有些作品格律不严谨

除了新韵的问题以外,有些老人对于格律的掌握不熟练。因此出律落韵的情况还是能够见到的。

同样,这种现象也是学习中的一个过程,格律的掌握只是熟能生巧而已。当然,确实也有人就停留在这个阶段,觉得格律诗太难,不愿意再进一步。

但是这和是不是老人无关,也不是老干体特有的现象,大家在网络上见到的这类现象太多了。有人是不喜欢、有人是学不会(或者懒得学)、有人甚至批判格律诗。

格律诗与古韵常常被一些人认为是与时俱进的绊脚石,对于这种论调,没有必要去争执,还是各取所爱即可。

但是,不能把这种格律不严的现象扣在老干体身上,今人作“格律诗”却不守格律其实是挺普遍的现象。

另外也有人喜欢作古体诗,甚至有人喜欢作一些顺口溜一样的现代齐言诗。这就是每个人不同的爱好和兴趣了。

例如唐朝的王梵志就喜欢写这样的诗,反而受到大家的理解和尊重,甚至王维、顾况、白居易等人都仿效过王梵志体。下面这两首就是王梵志的“打油诗”: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受到王梵志的影响,后世的禅门诗人寒山、拾得、皎然等秉承王梵志衣钵,写下了许多梵志体诗歌。

有个王秀才,笑我诗多失。云不识蜂腰,仍不会鹤膝。

平侧不解压,凡言取次出。我笑你作诗,如盲徒咏日。

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不恨会人稀,只为知音寡。若遣趁宫商,余病莫能罢。

忽遇明眼人,即自流天下。
上面这首诗中寒山写到,王秀才笑话我的诗中有太多的错误,笑话我不懂四声八病(蜂腰、鹤膝是沈约八病中的二项),并且平仄(侧,即仄)不合律,语言粗俗不讲究。其实我寒山也看不上你的诗, 就像瞎子咏太阳..........



四、老干部中的佼佼者

我身边有一些极为优秀的老年诗人,有人的小品文和诗词不让古人。这些人从事的工作各不相同,有和文化沾边的老师、教授,也有不沾边的公安局长、人大主任、工人、个体从业者等等。大多数人的工作几乎和文化工作完全不接触,作诗纯粹是一种业余爱好 。

所谓英雄不问出处,生活中的俗人可能是一个优秀的诗人、书画家,而生活中很多的文化人其实真不一定会写诗。

我也见过孜孜不倦地工作在诗词教育一线的长者。他们退休前就做喜欢诗词,退休后不计报酬地发挥余热,只是因为真心喜欢。

如果把老干体完全等同于老干部的诗词,可以说老干体中有很多佼佼者,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



结束语

老干部中自然会有沽名钓誉之人,但和年龄无关,不是老干部也有这类人。

我见过国家级报纸发表过的外行诗词,作者误以为把字数填对就是填词了,恰巧编辑们也不懂诗词,直接就发表出来,以至于沦为笑谈。

古人有烧诗的故事,很多诗人成名以后喜欢烧掉自己认为的拙劣之作。不过变成铅字发表以后,这个办法就失效了。从另一方面看,这类作品保留下来也是一面镜子,可以看到自己成长的过程。

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老干部写诗,老干部与普通人一样,当然有高手有庸手。今天的网络上可以看到无数诗词作品,网络背后我们看不清作者是什么人,很多人的作品其实和老干体没有什么区别。

另外,无论网络上还是现实中,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干部,高手自然有不少。但是读者未必都有一双慧眼,有一部分读者仅仅人云亦云而已,本没有资格笑话什么老干体。

458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92
贡献
13737
金钱
18893
发表于 2020-1-28 11: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拜读,新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1-28 15: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汇江还是汇江 于 2020-1-30 14:18 编辑

论老干体诗
“老干体诗”是一种诗体或是一种诗风格。“老干体诗”既不是贬义词,也还是褒义词,而是一个表述性的中性词。
老干体不是一个陈词,而是一个新词。这个词来源于大批退休老干写诗这一社会现象。
老干部们原来是不写或很少写诗的,因此,他们的诗理论、诗基础并不坚实。但他们有热情,有正气,因此按照自己对诗的并不深刻的认识来写诗。他们写出来的诗,不是以意象为主,不是以意境为主,而是以气韵和意念为主。或者说,支撑他们写诗的不主要是形象思维,而主要是抽象思维。所以他们写出来的诗,几乎没有言外之意、辞外之旨。也就是直观可可解,没有余味,不耐回味。有的人用老干体来概括或描述这类诗、这种现象,于是就有了老干体诗这个(概念)词。这个词就是对一种现象的概括或描述,自然没有褒义也没有贬义,就是一个中性词。
诗是形象思维,是意象和意象逻辑,是意境和韵味。老干体诗是抽象思维,是概念和形式逻辑,是理念和气韵。这是两者的不同点,或者是两者的特点。
老干体诗与老干无关。有的老干不走干体之路,所以诗写得很诗而一点也不老干。诗与人是两个概念。
老干体概念出来之后,有的人用它来对照历史人物写的诗,发现有的诗也很老干。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个老干不老干的问题。这是个写诗时所用思维方式、表现方式的问题。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人,只要不用形象思维写诗,不用意象和意象逻辑表现感觉、感情、感悟、认识、思想、理念,写出来的诗都是老干体。老干体特别容易出现在诗词理论和实践不足的老干和初学与诗的外向型年青人身上,特别容易出现在想以诗人口吻说话、而不愿意借助形象说话的诗人身上。
如果只是站在诗的立场上说话,那老干体诗确实是一股诗的逆流。
然而,老干体诗和和写老干体诗的人,还是两个概念。写老干体诗的诗人,如果写诗时间长了,或被真诗熏染得久了,也就转换了思维方式,也就不写老干体诗了。写诗是一个缓慢进步的过程。起步于老干体诗不是羞耻。但以老干体诗为终极追求目标或以写出老干体诗为荣却不是光荣。
诗毕竟不是一个没有门坎的大门。诗与思维方式直接联系,具有很深的文化甚至人性根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678

帖子

224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1
贡献
701
金钱
767
发表于 2020-1-28 15: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的确没有资格笑话老干体,热衷于拼凑虚情假意文字游戏的匠人群体统统没有资格。
救诗必先救韵;救韵必先救心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1-28 18: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老干体与用什么韵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4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社上海诗苑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61
贡献
20280
金钱
23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28 18: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合理全面,拜读欣赏高论。祝新春吉祥,笔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9 12: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老干体这个新名词的发明者的起始定义就是个贬义词,虽然后来多人予以正名,但至今仍是以贬义词出现在文艺批评中,用以代表干瘪之意。这也是该词构词所决定的。2000年左右出现的这个词本义如百度所载,就是老干部体(政协体)之意,其代表作是郭沫若的一些近体诗。后来扩大到古代的宫廷诗。本人也认为应为其正名,但收效甚微。不如将错就错,就作为“标语口号体”的代名词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发表于 2020-1-29 14: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干体主要特点:

开始讲究格律

过去,由于“老干体”创作队伍素质较低,甚至不懂得诗词的基本知识,根本不怎么讲究格律,但凡八句的都标明是律诗,四句的都标明是绝句,长短句就标明某一词牌,显示出大无畏的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但后来发现这实在是无知的表现,所以发展至今,尤其国学的提倡,“老干体”创作队伍的进一步年轻化,“老干体”也开始注重格律了。那些讽刺“老干体”不讲格律的论调已经不合时宜了。保持关注时事传统关注时代发展,紧扣时代脉搏是我们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老干体”自产生以来就保持这一特色,当代“老干体 ”尤其如此,时刻关注党和政府的动态,进行歌颂,比如召开人大、政协会议,就肯定有胜利召开、圆满闭幕、意义重大的盛赞。像三峡工程、西部大开发、反对台独等重大课题更是主要题材。但关注时事的诗词并非都是“老干体”,因为未必得“老干体”的精髓。“老干体”的精髓是什么呢?

紧扣时代主旋律
“老干体”诗词的立意一般来自党报的观点,上面说“一定要根治海河”,那就歌颂,上面改口说要保持生态环境,也随时可以换个说法;两岸问题,我们过去讲不允许美国干涉内政,台湾是我们自己的问题;现在对于这个问题政策更加开明和灵活,胡锦涛在纽约和美国总统布什会见时,提到了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为维护台海和平稳定。“老干体”面临此类尴尬是丝毫不觉得尴尬的,这种与时俱进的胸怀世之罕见。

语言乏味

“老干体”创作队伍多是些没什么文化的老干部,在词汇和诗歌技巧上是谈不上的,所以形成了“语言乏味、套话连篇”的独特艺术风格,保持至今。如

《庆祝十大在京召开》:
十大春雷响碧霄,震惊中外看春潮。
发言热烈如泉涌,策马腾飞逐浪高。
建树五年累硕果,浓香万里绽新苗。
小康社会期全面,再创辉煌赶比超!

这首诗就很有代表性。其实,“老干体”并不是不讲究修辞,反而是大用修辞,主要特色是怎么俗就怎么来,如上面的“春雷”、“春潮”、“硕果”、“新苗”等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

观点陈腐

“老干体”的重要艺术特色还在于其千篇一律的表现手法的思想内容。开会没有不成功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决策没有不英明的,政策没有不拥护的,腐败总是少数的,反腐总是有力的……总之,“老干体”里没有鲜明的个性、独立的思想,都是和时代潮流融为一体的杰作。

气势宏大
“老干体”多用“千年”、“天下”、“九州”等狠词,以掩盖内容的贫乏。如“喜看飞船翔宇宙,欢呼跃马续征程”,又如“中西开发川原壮,上下廉明社稷清”等,都深得“老干体”的精要。

矛与盾共存
何为矛与盾。“老干体”从单纯的歌功颂德发展为歌功颂德与忧国忧民共存,这是由于大家对“老干体”歌功颂德的讽刺而促使“老干体”作者在题材领域的拓展。但“老干体”的忧国忧民也带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主要还是陈词滥调,如写下岗职工,就算民间疾苦,写警车开道,就是鱼肉百姓。摆脱时事诗的束缚“老干体”摆脱时事诗的束缚,进入更广阔的创作领域,但仍保留其独有的艺术风格。如写月就是思乡,写秋就是忧愁,写竹子就是高风亮节,写老头就是老骥伏枥,极少有求新的立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4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社上海诗苑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61
贡献
20280
金钱
23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29 20: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叶绿素 于 2020-1-29 20:32 编辑

最早的老干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有什么不好吗?

点评

将“老干体”扩大到古代甚至唐诗,是定义域的扩大化。老干体的定义域,应该只限于有“干部”之谓的近代。超出定义域就走向了谬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3 09:57
是谁把此诗定为老干体的?依据何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30 07: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发表于 2020-1-30 02:02: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干体”肯定是贬义词。老干体诗非特指老干部写的诗,所有用非形象思维写就的格律诗,都是老干体,此诗体不合中国诗歌的基本法则:少了形象画面,缺了情景交融,仅用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点评

此论精当  发表于 2020-1-30 07: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1-30 07: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叶绿素 发表于 2020-1-29 20:19
最早的老干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 ...

是谁把此诗定为老干体的?依据何在?

点评

据说是歌功颂德。还有 如“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等应制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30 09: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4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社上海诗苑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61
贡献
20280
金钱
23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30 09: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1-30 07:49
是谁把此诗定为老干体的?依据何在?

据说是歌功颂德。还有 如“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等应制诗。

点评

这是将老干体定义的扩大化。老干体本来的定义指老干部的标语口号诗。但有人故意滥加定义,说什么老干体特点是“歌功颂德”(内容)“大气”“豪放”(风格)等等,据此标准,一大半唐诗宋词都成了“老干体”,荒谬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3 10:03
诚哉斯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30 18:03
是否老干体与歌骂无关.如果以此定罪,枉死鬼必多.  发表于 2020-1-30 11: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4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社上海诗苑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61
贡献
20280
金钱
23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30 18: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叶绿素 于 2020-1-30 18:04 编辑

叶绿素 发表于 2020-1-30 09:23
据说是歌功颂德。还有 如“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等应制诗。 .
..
点评 汇江还是汇江
是否老干体与歌骂无关.如果以此定罪,枉死鬼必多.  [color=#999999 !important]发表于 6 小时前




诚哉斯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2-3 09: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叶绿素 发表于 2020-1-29 20:19
最早的老干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 ...

将“老干体”扩大到古代甚至唐诗,是定义域的扩大化。老干体的定义域,应该只限于有“干部”之谓的近代。超出定义域就走向了谬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2-3 10: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叶绿素 发表于 2020-1-30 09:23
据说是歌功颂德。还有 如“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等应制诗。 ...

这是将老干体定义的扩大化。老干体本来的定义指老干部的标语口号诗。但有人故意滥加定义,说什么老干体特点是“歌功颂德”(内容)“大气”“豪放”(风格)等等,据此标准,一大半唐诗宋词都成了“老干体”,荒谬之至!

点评

感谢副首支持鄙见,祝新春康乐吉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3 12:39
感谢副首支持鄙见,祝新春康乐吉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3 12: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4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社上海诗苑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61
贡献
20280
金钱
23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2-3 12: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2-3 10:03
这是将老干体定义的扩大化。老干体本来的定义指老干部的标语口号诗。但有人故意滥加定义,说什么老干体特 ...

感谢副首支持鄙见,祝新春康乐吉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4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社上海诗苑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61
贡献
20280
金钱
23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2-3 12: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2-3 10:03
这是将老干体定义的扩大化。老干体本来的定义指老干部的标语口号诗。但有人故意滥加定义,说什么老干体特 ...

感谢副首支持鄙见,祝新春康乐吉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3 04: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