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7|回复: 5

[五绝] 明月峡怀古

[复制链接]

676

主题

721

帖子

45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39
贡献
242
金钱
1750
发表于 2019-11-22 11: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月峡怀古
其一
皓月凌深峡,西风卷浪花。
巉岩怀古道,史册耀兵家。
其二
峡藏千古月,晓韵伴琴来。
孤鸟随飘雪,凌寒点将台。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9-11-22 11:43: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加个附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6

主题

721

帖子

45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39
贡献
242
金钱
175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2 12: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6

主题

721

帖子

45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39
贡献
242
金钱
175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2 12: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6

主题

721

帖子

45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39
贡献
242
金钱
175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2 12: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月峡位于四川广元嘉陵江西陵峡东段,面积 6.1 平方千米,距广元33千米左右。因峡两岸的山岩多呈银白色,并和青峰、江水相辉映,使整个峡江好像镀上了一层朦胧的月光,因此得名。
峡中多奇峰怪石:有山势嵯峨半插天的天柱峰,有宏丽幽深的黄颡洞,有茶圣陆羽称之为“天下第四泉”的蛤蟆碚,有腾空飞架的仙人桥,有裁云剪雾的青峰“三把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6

主题

721

帖子

45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39
贡献
242
金钱
175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2 12: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背景
景点位于广元城北23千米处的朝天区 [3]  南2千米嘉陵江畔明月峡中。这里扼川陕公路咽喉,两岸绝壁如削,江
明月峡诸葛亮塑像
明月峡诸葛亮塑像
涛拍岸,东岸石壁上仍遗留着长约500米的古栈道孔眼。栈道开凿于先秦,历代续有修葺。《史记》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记载。
公元前316年秋,秦惠王纳司马错之策,命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率兵沿此道灭蜀。西汉刘邦屈居汉王,派萧何维修栈道,川北一带数十万石军粮和无数先民子弟经此出川,支援前线,故有“汉之兴自蜀汉”之说。三国诸葛亮北伐曹魏,对栈道曾进行修整扩建使其成为调遣兵马、运送粮秣的通途。唐代诗人李白写下千古绝唱《蜀道难》。如今该峡谷集水道、纤夫道、栈道、驿道、公路、铁路古今6道于一峡,被誉为“中国交通史博物馆”。今日蜀道不再难。 [2]
朝天峡。明月峡钓来历:朝天因唐明皇“安史之乱”幸蜀,蜀中百官在此接驾朝拜天子而得名。明月峡,是明清以来,许多文人雅仕崇赏自然风光,遂取李白“清风清,秋月明”的诗句而得名。
古栈道开凿之谜:古栈道同长城、运河一样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创举,其结构之科学,修建之艰辛。古代“五丁开道”的神话传说一直流传了几千年,给古道的开凿蒙上了一道神秘的色彩。《蜀道难》中有“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道相钩连”的诗句。栈道的修建,究竟是半崖中悬绳吊筐?是河中搭架?还是横向凿孔、铺板、凿孔,依次而成至今仍是一个谜。惟有东岸石壁上现存的数百个栈道孔眼,自身才能说个明白。
萧何异舟明月峡: 萧何碑遗址现存于明月峡老虎口下,碑文为“……沛公为汉中王,王巴蜀汉中四十一县,都南郑。……王留公于南郑,收巴蜀租给助军粮……” 。此段文字可佐证刘邦派萧何维修明月峡栈道的史实。诸葛亮伐魏局蜀(豆雄:诸葛亮北伐曹魏,常有“粮尽退”的困惑,曾派费棉对此道进行修整,使其成为调遣兵马、运用粮秣的通途。“木牛流马”这一交通工具也为适应蜀道运输而制。但终因蜀道太难,加之蜀国乏力,导致北伐最终失败。
陆游魂断明月峡:诗人陆游面对南宋政府不图进取放弃西北抗金大业的作法,心情极度悲痛,在从汉中南郑至成都任职途中,他象一个失魂落魄的危重病人,神情恍忽,乘一叶扁舟,过望云滩,不慎将在南郑时所作的《山南杂诗》百余篇坠入江中。查古望云滩,就在明月峡出口处不远。
张献忠威镇明月峡:公元1644年,广元、昭化是张献忠大西政权的地盘,其时成都生员颜天汉欲北至陕西请李自成入蜀,途经明月峡为张献忠所部巡逻兵逮捕,然后押往成都杀死。历史上著名的张献忠大西政权“杀士子”的事件由此而生。
千里蜀道,在汉唐时期是全国政治中心,长安与西南地区相联系的重要驿道,是秦蜀两地政治,经济,文化相联系的纽带, 是我国最古老的“国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8 21: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