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2-8-12
威望17
金钱163
贡献95
中级会员
 
威望- 17 点
贡献- 95 次
金钱- 163 枚
|
本帖最后由 秀才不出门 于 2022-8-30 16:31 编辑
与金筑子先生商榷治学之道及诗词学术研讨方式方法
因手头没有工具书,笔者对《开封宝塔》起句“开封东北偶”不甚了然,乃在《答汇江先生并请教“偶”字用法》中公开求教。梅花精灵先生不辞辛劳,于66楼贴来这样一帖:
“【偶】1《广韵》五口切,上厚,疑。
﹝1﹞以土木制成偶像。
﹝2﹞配合;辅助。
﹝3﹞婚配。
﹝4﹞配偶。
﹝5﹞双数。
﹝6﹞伙伴;同伴。
﹝7﹞谓与人共处。
﹝8﹞对等;等同;匹敌。
﹝9﹞对仗;对偶。
﹝10﹞适应。
﹝11﹞携带。
﹝12﹞遇合;幸运。
﹝13﹞遇见;碰上。
﹝14﹞迎合;投合。
﹝15﹞通隅。谓品行方正。《隶释.汉酸枣令刘熊碑》:“养口之福,惟德之偶。”《诗.大雅.抑》作‘惟德之隅’。毛传:“隅,廉隅也。”马瑞辰 通释:汉《刘熊碑》:‘惟德之偶。’‘偶’即‘隅’之叚借。”
﹝16﹞谓以干湿杂物燃火,使之冒烟,不上焰。
【偶】2
《广韵》五遘切,去侯,疑。
﹝1﹞偶然;偶尔。
﹝2﹞恰巧。
【偶】3《集韵》元具切,去遇,疑。
通寓。寄;寄托。
二
【隅】
《广韵》遇俱切,平虞,疑。
﹝1﹞山水弯曲处。
﹝2﹞角;角落。
《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3﹞边侧。
﹝4﹞边远的地方。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余冠英注:“隅,方也。”
﹝5﹞廉隅,方正。《诗.大雅.抑》‘抑抑威仪,惟德之隅’毛传:“隅,廉隅也。”郑玄笺:“人密审于威仪抑抑然,是其德必严正也。”
......
以上摘自《汉语大词典》。未校对,仅供参考。”
笔者谢道:
“多谢先生!因手头没有权威工具书,故此一直不敢定论。凡事想当然都不行,这才是学术的方式方法,非常感谢!”
复又交流说:
“﹝15﹞通隅。谓品行方正。《隶释.汉酸枣令刘熊碑》:“养口之福,惟德之偶。”《诗.大雅.抑》作‘惟德之隅’。毛传:“隅,廉隅也。”马瑞辰 通释:汉《刘熊碑》:‘惟德之偶。’‘偶’即‘隅’之叚借。”
由此可见,偶确为隅之通假字。但是,并非所有意项,而是仅限于“品行方正”之意。是这样吧?
既然如此,“开封东北偶”之偶就用错字了吧?作者疑似本想说“开封东北隅”,但隅不押韵,于是用了个通假字“偶”。
请注意,笔者前段交流中是用了“疑似”二字的。为什么呢?因为梅花精灵先生言明“未校对,仅供参考。”
随后,安铜川先生于73楼跟帖说:
“偶通隅,是有条件的。偶,用错了。”
余于76楼答曰:
“精辟!如此说来,《开封宝塔》若属大赛大奖作品,评委们就未免太不负责任了吧?”
请注意,此处我又用个“如此说来”,亦即照安铜川先生的跟帖推论。其实仍然不敢定论。
稍后,林金建、三羊二位先生相继跟帖交流:
三羊77楼:
“【隅】字:
《廣韻》遇俱切《集韻》《韻會》元俱切,音虞。(虞韻)
又叶語口切,音偶。(有韻)”
林金建79楼:
“隅与偶属于成语里的易错字,比如:偏安一隅,容易错认为偏安一偶。作者和评委犯得错讹是一样的。”
余乃如是回复三羊:
“现在问题的焦点是,安铜川先生73楼的结论是否站得住?
三羊先生若是方便,烦请对梅花精灵66楼跟帖一一校对为盼,我想引用,又苦于没有权威工具书,无法亲自复核。谢谢!”
又如是回复林金建:
“现在看来,这种可能完全存在,而且可能性很大。不过,梅花精灵66楼跟帖毕竟未经校对,为慎重起见,我已请三羊先生帮忙校对,以免以讹传讹。
这里毕竟是国字号诗词理论版,学术研讨讲求科学而严谨,绝对不能像金筑子等人那样仅凭一知半解甚或想当然便信口胡勒,这是对人对己双负责。”
再后来,三羊先生不厌其烦地贴来另一部工具书对偶字的全部21项解释。其中第20个意项为:
“20.通“隅”。谓品行方正。
《隶释·汉酸枣令刘熊碑》:“养□之福,惟德之偶。”
《诗·大雅·抑》作“维德之隅”。
毛传:“隅,廉隅也。”
马瑞辰通释:“汉《刘熊碑》:‘维德之偶。’‘偶’即‘隅’之假借。””
至此,问题其实已经相当了然。可我还是如是回复三羊先生:
“多谢三羊先生!辛苦了! 
这个也挺全的,不是同一部工具书也没关系。不过,好像还差【隅】字的相关解释吧?再辛苦一下?”
仅仅一个偶字,我就费了这么多周折,尚未最终画上句号。由此可见,立论也好,驳论也罢,都不能仅凭一知半解,更不能仅凭道听途说,尤其不能仅凭想当然。这才是在国字号诗词理论版切磋交流时应有的态度和方式方法。
反观金筑子先生,算了,不说了。未尽事宜,就留待金筑子轮值首版自悟吧。
|
|